前言
就在世人都在關注俄烏戰場的時候,俄羅斯的另一條戰線卻悄然失控。
昔日曾在外交場合與俄羅斯微笑握手的阿塞拜疆,這一次卻直接翻了臉。
兩起空難事件,一場外交風波,一條走廊的博弈,連同俄烏戰場的軍事壓力和吃緊的國內財政,讓克里姆林宮應接不暇。
俄羅斯曾經的強硬與威懾,如今在多重壓力下顯得蒼白無力,其國際形象正在急劇下墜,一去不返。
普京
阿塞拜疆的強硬反擊,是無聲積怨的徹底爆發
2024年12月,一架從巴庫飛往格羅茲尼的阿塞拜疆航班,在哈薩克斯坦邊境附近的阿克套地區墜毀,造成67人遇難,其中38人喪生。
起初這起事故被歸咎于天氣和技術問題,但隨著調查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俄羅斯的防空系統極有可能誤傷了該航班。
尤其是在俄羅斯設有電子干擾系統、頻繁攔截烏克蘭無人機的背景下,該客機穿越敏感空域時的信號丟失與失控并非偶然。
墜機現場照片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幾度公開發聲,要求俄羅斯承認責任,并嚴懲涉事單位。
但俄方始終模糊回應,僅以“正在調查”應付過去。
這種回應在阿塞拜疆眼里,不僅是對遇難者的不尊重,更是對一個主權國家的羞辱。
于是,阿利耶夫親自出面,表示將啟動國際法律程序,訴諸國際司法機構,像當年追究馬航MH17一樣,將俄羅斯送上被告席。
阿塞拜疆總統 阿利耶夫
甚至要追責的遠遠不止這些,阿塞拜疆同時將時間軸拉回到了2014年,稱當年在烏克蘭東部發生的空難中,俄方也存在不可推卸的嫌疑。
當年馬航MH17事件引發全球震動,而阿塞拜疆則指出,有類似一架航班也曾受到波及,只是未被正式列入公開調查。
馬航MH17 照片
這十年的等待,本質上是戰略上的沉默。
當阿塞拜疆發現俄羅斯已經無法再像過去那樣保持強硬且穩健的地區掌控力時,便選擇把過去的“舊賬”重新擺上桌面。
這一次,他們不再退讓。
從原先被動應對,到主動出擊,阿塞拜疆正在借助法律手段、輿論動員和國際共識,打造對俄羅斯的新型圍堵態勢。
阿塞拜疆總統 阿利耶夫
高加索地緣格局正在重塑,俄羅斯后院再難穩固
阿塞拜疆的“發難”并非孤立行動,它是高加索地區格局演變中的一環,更是區域力量博弈下的投石問路。
2023年,阿塞拜疆在納卡地區對亞美尼亞發動“反恐行動”,雖然事前未公開征詢俄羅斯意見,但行動的效率和規模卻令人震驚。
俄羅斯原本以為自己的維和部隊能發揮緩沖作用,然而事實是,這些部隊在沖突中被邊緣化,毫無作為。
這直接打擊了俄羅斯作為“調解者”的聲譽,也削弱了其在高加索的實質影響。
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之間的邊境沖突
俄羅斯的外交策略在南高加索正陷入兩難境地,它既想保持傳統盟友亞美尼亞的信任,又不愿過度激怒日漸強勢的阿塞拜疆。
但現實是,阿塞拜疆不再需要俄方提供“調停”,而是開始擁抱土耳其與西方。
過去,阿塞拜疆的天然氣主要依賴俄羅斯管道出口,但近年來,這種依賴已經發生了變化。
阿塞拜疆 巴庫油田
阿塞拜疆積極推動“南部走廊”建設,通過格魯吉亞、土耳其直達歐洲,形成對俄羅斯能源出口體系的有效替代。
不僅如此。歐洲中西部多國也已開始與巴庫展開接觸,將其視為新的穩定能源供應方。
值得一提的是,阿塞拜疆推動的“贊格祖爾走廊”打通項目,更加觸動了莫斯科的神經。
贊格祖爾走廊項目
這條走廊連接阿塞拜疆本土與其外飛地納希切萬,穿越亞美尼亞南部,一旦建成,將直接連接土耳其與中亞。
如此一來,俄羅斯的地緣與運輸優勢便不復往矣。
俄羅斯若無法在這一局勢中維持主動,將徹底失去其在南高加索的傳統話語權。
曾經能以武力“定邊界”的俄羅斯,如今連“定調子”的能力也搖搖欲墜,令人唏噓。
普京
當外交戰遇上經濟戰,俄羅斯無法避免的困局
這場風波看似只是外交沖突,但空難事件不過是導火索,真正讓俄羅斯焦頭爛額的,是自己對內對外都已力不從心。
與阿塞拜疆的對抗本質上是一場資源調配的較量,在俄烏沖突持續的情況下,俄羅斯本就疲于應對北約與烏克蘭的軍事壓力。
盡管表面上俄軍在部分戰場仍占優勢,但美國恢復對烏克蘭的軍援后,戰場局勢已有所變化。
俄烏戰線(7月上旬)
烏克蘭在東部展開反擊戰,重新奪回部分要地,這令俄方進退維谷。
而普京為避免被看作示弱,在外交層面必須繼續維持對外的強硬姿態。
這就讓克里姆林宮必須同時面對兩個“戰區”,一邊是正面戰場,另一邊就是高加索地區。
可是,阿塞拜疆的反擊也并非僅停留在政治和法律層面,它已經開始在經濟上部署反制策略。
阿塞拜疆總統 阿利耶夫
其能源管線繞開俄羅斯,配合西方計劃建立“俄外能源替代網”,直接削弱俄方在歐亞市場的議價能力。
更有甚者,阿塞拜疆還考慮中止與俄羅斯部分貿易協議,并借機吸引更多歐洲投資,以此實現經濟安全自主化。
而俄羅斯呢?正處在財政吃緊的節點上,對車臣、韃靼斯坦等聯邦成員長期“輸血”的政策已難為繼。
一旦這些地方察覺中央財政的不穩定,反抗與分裂傾向極可能重新浮現。
卡德羅夫
車臣首領卡德羅夫一直被認為是“普京忠誠派”,但這種忠誠更基于資源與控制的交換,而非信仰國家統一。
所以,不管是從內部維穩的角度,還是從外部博弈的層面,俄羅斯都面臨著巨大的問題。
在這場復雜的地緣與戰略沖突中,阿塞拜疆意圖明確。
不求一戰定勝負,但要在外交、法律、能源、戰略多個層面給俄羅斯造成長期壓力,令其逐步失去制衡能力。
阿塞拜疆總統 阿利耶夫
這一切,都讓世界看清了俄羅斯此刻所處的真實處境。
它仍然是一個大國,卻不再是那個能輕易用拳頭壓住一切反對聲音的帝國。
它的外交韌性、經濟實力與戰略反應速度,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
普京
結語
阿塞拜疆與俄羅斯的沖突已遠不止一場空難那么簡單,它們之間的矛盾已累積多年,想點燃這枚炸彈,其實非常簡單。
國際社會已經很清楚地看見,今天的俄羅斯,不再是那個可以一言九鼎、橫掃四方的強權。
而像阿塞拜疆這樣的國家,正是利用這一時刻,主動站上了地區主導者的舞臺。
未來局勢會如何發展,誰也無法預測。
但可以肯定的是,普京面對的不再只是戰場上的敵人,而是一個正在從“邊緣”走向“中心”的全新國際秩序。
信息來源:阿塞拜疆總統:向俄羅斯追責!
環球時報 2025-07-20
信源截圖
信息來源:阿塞拜疆總統喊話烏克蘭“永不接受被占領”,俄方:不同意阿方立場,但希望修復兩國關系
觀察者網 2025-07-23
信源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