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俄關系緊張,普京好久沒接受美國媒體采訪了,結果NBC的記者凱爾·西蒙斯逮著機會,搞了個長訪談。背景是美俄領導人峰會快開了,大家都盯著國際格局,尤其是中俄走得近,美國那邊總想挑點兒事兒。這采訪一播出,就火了,特別是涉及到中國航母那段,普京的回應直接讓現場鼓起掌來。
先聊聊采訪的來龍去脈。2021年6月11日,在莫斯科,普京跟西蒙斯聊了大概90分鐘,話題從美俄關系扯到中俄合作,還帶點兒核軍控啥的。西蒙斯的問題挺有針對性的,總想挖中俄之間的坑,比如問俄羅斯為啥不擔心中國軍事發展,像擔心北約東擴那樣。
普京呢,一貫的風格,直來直去,用事實說話,沒繞彎子。整個過程反映出當時的地緣政治現實,美國想分化中俄,但中俄關系穩得一批,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合作,逐步升級到全面戰略伙伴。
具體到中國航母這塊,西蒙斯提了中國已經在建第四艘航母,問俄羅斯有沒有覺得這是威脅,為啥不反對中國軍事化。普京的回答點出了關鍵,中國航母數量其實不算多,因為航母得輪流干活,一艘服役,一艘值班,一艘維修啥的,實際可用沒那么多。
相比之下,美國有11艘核動力航母,還在建新的福特級,這才是全球最多的。普京還強調,中俄邊界主要是陸地,長達幾千公里,航母這玩意兒是海上的,難不成中國要讓航母翻山越嶺過來?這個邏輯一說出口,現場就有人鼓掌了,因為太接地氣了,直接戳破了問題的荒謬。
這回應不是隨口說的,普京還拉出數據對比。中國經濟按購買力平價算,已經超過美國,人口15億,貿易上中國是歐洲第一大伙伴,美國掉到第二了。但俄羅斯不慌,因為中俄是伙伴,不是對手。
普京的點在于信任,中俄從1990年代末簽友好條約,到2018年升級全面伙伴,合作覆蓋能源、軍售、技術啥的。俄羅斯賣給中國先進武器系統,這就說明互信高,不用擔心海軍發展。
再深挖點兒,這采訪其實是美俄峰會的前哨戰。峰會是6月16日在日內瓦,拜登和普京見面,聊軍控、網絡安全啥的。但采訪里西蒙斯的問題,明顯帶著美國視角的焦慮。中國海軍現代化,從遼寧號到山東號,再到第三艘福建號2022年下水,第四艘在規劃,這象征中國維護海洋權益的能力在提升。
但對俄羅斯來說,中國海軍針對的不是他們,中俄海戰得繞太平洋或北冰洋,成本太高,不劃算。陸地邊界有緩沖區,從黑龍江到阿爾泰山,地廣人稀,戰略縱深大。
采訪播出后,全球反應挺大的。NBC在6月14日放出完整版,YouTube啥的傳播快,觀看量上百萬。中國媒體轉載,夸普京立場穩,俄羅斯民眾覺得這是外交勝仗。美國那邊,有些智庫分析說這暴露了美方分化策略的失敗。普京通過這個平臺,間接批評了美國霸權,強調中國發展是為合法利益,不是到處挑事兒。
看看歷史,美國在中東、伊拉克啥的攪和,帶來動蕩,而中國從1949年后,沒主動發起過戰爭,自衛反擊戰都是忍無可忍才出手。
事件的影響不小,促進中俄關系更緊。采訪后幾個月,2022年2月4日,普京去北京參加冬奧會開幕式,順便跟中國領導人簽聯合聲明,重申戰略伙伴進入新時代。聲明里強調反對單邊主義,合作深化到能源、科技、國際事務協調。
貿易額那年突破紀錄,2023年超過2000億美元,天然氣管道項目推進得順。俄羅斯海軍自己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當時在維修,2023年部分恢復,但普京沒表現出對中國的擔心。
快進到后來,2024年5月16日,普京又訪華,這次是第五次大選勝出后,討論科技合作,雙方聲明繼續反對單邊主義。中俄邊境合作也穩,遠東軍演是常規的,不是針對誰。
采訪這事兒到現在2025年,還被提起,因為它展示了外交智慧,用事實化解質疑。美國繼續推中國威脅論,但中俄貿易保持增長,北極航道項目啥的在推進。
話說這事兒接地氣的地方在于,普京沒用高大上的理論,就用地理和數字說話。邊界陸地長4300公里,多山多河,海軍作用有限。中國海軍發展是為南海航道啥的,不是沖著俄羅斯。俄羅斯自信國防,核彈頭數量跟美國差不多,遠超中國,所以核軍控上,普京理解中國拒絕先減庫存的立場,得美俄先降到同水平再談。
整個事件邏輯上很清楚,從美國挑撥,到普京回擊,再到中俄加強合作。不是什么陰謀論,就是現實國際博弈。美國有11艘航母,全球部署,中國才起步,四艘規劃合理。普京的回應贏掌聲,是因為它簡單直接,讓人一看就懂。后續發展證明,中俄沒被分化,反而更團結。
2024年3月普京大選獲勝,任期到2030年,繼續推動中俄項目。
再想想深層內涵,這反映了大國關系的核心是互信和利益。中國強大了,給世界注入穩定,比如促成沙特伊朗和解,恢復外交啥的。俄羅斯通過合作,獲得經濟支持,能源出口穩。采訪這事兒小,但放大看,是中美俄三角的縮影。美國想當老大,但中俄不買賬,用實際行動回應。
到現在2025年7月,這段采訪還被網民分享,視頻片段在平臺上流傳。普京的風格一貫這樣,不慌不忙,用數據懟回去。西蒙斯作為記者,問得尖銳,但普京沒上套。事件沒改變大局,但加固了中俄聯盟。美國智庫報告說,這類采訪暴露了西方分化失敗的尷尬。
普京回應中國航母不怕,因為地理現實擺那兒,四艘不算多,美國更多。中俄伙伴穩,貿易領先,合作深化。掌聲響起的那一刻,其實是邏輯勝出的瞬間。后續到2025年,中俄關系繼續向前,沒受影響。采訪雖是2021年的老事兒,但每次看都覺得有意思,提醒大家國際事兒得看本質,別被表面忽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