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廣軍(沃德研究院南亞中心主任、研究員)
印度國防事務、軍事招募和地緣政治戰略專家阿迪德夫·賈斯洛迪亞7月24日撰文,闡述剖析了泰柬兩國邊境軍事沖突的最新情況、歷史根源、直接導火索、造成的影響,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走向。現編譯出來,供參考。
一、沖突簡況
2025年7月24日,泰國和柬埔寨之間的邊境沖突再度爆發,且激烈到致命程度。在長達817公里的未定邊界上,雙方炮火連天,火箭彈襲擊、無人機轟炸以及不斷的F-16戰機空襲,造成數十名平民傷亡,大規模人員撤離,并相互驅逐外交人員。東南亞地區如今面臨多年來最嚴重的雙邊沖突。7月23日,在烏汶府(武里南)崇安馬通道發生地雷爆炸,造成泰國1名士兵受傷,平民1人致殘,4人受傷。泰國隨即關閉4個檢查站,召回駐柬大使。7月24日上午,泰國指責柬埔寨在塔莫恩寺挑起事端,便動用無人機開火,造成至少1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泰國還出動F-16戰機對柬實施空襲,并驅逐柬使館人員;7月24日下午,在素林府和四色菊府,(柬埔寨)使用火箭襲擊泰方民用場所,造成6人死亡,4萬人逃離。泰國援引第51條(估計為“扎克拉彭計劃”—泰國旨在捍衛國家主權的軍事戰略藍圖)進行自衛;7月24日晚上,在曼谷和金邊,東盟敦促雙方保持冷靜,馬來西亞介入斡旋,東盟外交啟動。
二、歷史背景
沖突的起源是歷史上兩國圍繞對柏威夏寺主權之爭。盡管早期的分水嶺協議有利于泰國,但法國于1907年出版的地圖上仍標注柬埔寨控制著該寺。國際法院于1962年作出判決,將該寺判給柬埔寨,但與寺廟相鄰的土地卻未明確歸屬。2013年國際法院予以澄清,柬埔寨對寺周圍海岬擁有完全主權。2008-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柏威夏寺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再次引起緊張局勢,導致雙方多次發生武裝沖突,造成數十人死亡,數千人流離失所。截止目前,殖民時代留下的兩國界樁只有三分之二得到確認。2025年6月聯合邊界委員會恢復工作,但第6區(包括塔莫恩寺)仍未解決。
三、直接導火索
未解決與泰國的邊界糾紛,柬埔寨便準備向國際法院再提起訴訟,泰國卻堅持根據2000年兩國簽署的諒解備忘錄進行雙邊會談。就在此節骨眼上,泰國總理佩通坦卻突然因其與柬埔寨議長洪森的和解通話被泄露遭停職,談判破裂。隨后,泰國根據2011年制定的“扎克拉彭計劃”,部署F-16戰機。同時,在邊界問題上,雙方都面臨巨大的國內政治壓力。在泰國,民族主義者指責臨時內閣放棄領土。在柬埔寨,洪馬奈則想依靠軍事實力來證明自己的領導能力,揚言如果受到激怒,將進行報復。此外,由于該地是爭議區,還導致跨境走私和武裝團伙活動猖獗,如扁擔山脈(也稱豆蔻山脈)爭議區成為非法貿易的中心,助長了暴力犯罪;武裝團體走私紅木;金三角集團販賣冰毒;柬埔寨詐騙中心引誘泰國年輕人從事強迫數字勞動。這些都是導致沖突的因素。
四、各方的反應
雙方官方聲明:7月24日至25日,泰國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指責柬方炮擊平民,聲稱準備升級軍事行動;泰國皇家陸軍在總部召開會議,宣稱要“以自衛為目標打擊(柬方)軍事基地”。柬埔寨國防部和新聞媒體指責泰方發動“野蠻的侵略”,聲言要予以反擊;洪馬奈則在“臉書”上表示“為戰斗做好了充分準備”。外交行動:雙方均表示在36小時內驅逐對方大使;馬來西亞主導東盟進行調解,但尚未召開緊急峰會;即將到來的聯合邊界委員會被無限延期。地區及全球的反應:東盟、馬來西亞和越南敦促雙方保持克制,其他成員國則因東盟奉行不干涉原則,大多保持沉默;中國為保護“一帶一路”和湄公河項目,保持謹慎中立立場;美國則以沖突會對地區伙伴關系造成威脅為由敦促雙方保持克制;老撾加強了三國邊境交界地區的安全措施;越南則加強對潛在的難民流入情況進行監測。
五、造成的影響
沖突已在多個方面對兩國造成負面影響。在經濟和社會方面,泰國已有40,000多平民撤離;柬埔寨村莊遭受停電,水稻種植中斷。在貿易方面,直接導致兩國邊境檢查站關閉,雙方貨物運輸停滯,長期來看柬埔寨出口可能受到打擊,泰國中小企業陷入困境。在旅游業方面,直接造成寺廟關閉,長期風險是導致柏威夏旅游業崩潰。對移民工來說,泰國將會驅逐更多的柬埔寨勞工,導致柬方勞務匯款減少,人口販運風險上升。同時,還造成嚴重的人權問題,如炮擊平民區和醫院,限制獨立觀察員進入沖突區等。
六、未來走向預測
軍事沖突未來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景:一是在東盟和中國的斡旋調停下,雙方實現?;?,聯合邊界委員會恢復工作,檢查站重新開放,實施聯合巡邏。這種可能性較大。二是在聯合國穿梭外交努力下,雙方凍結沖突,但雙方仍會進行人員疏散和宣傳。這種可能性最高。三是在聯合國安理會和美中兩國主持對話下,依然發生更為廣泛的沖突升級,如雙方部署重型火炮,進行兵員動員。這種可能性較低。
總之,泰柬邊界爭端不僅僅是過時的殖民地圖的產物,也是民族主義政治、停滯的外交和跨國犯罪網絡推動的結果。2025年的邊界沖突是自2008-2011年危機以來最為嚴重的,但考慮到新興無人機戰爭和地區不穩定局勢,危險可能更大。為防止再爆發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東盟外交、國際法律機制和重新推動邊界劃定至關重要。否則,持續的沖突和加深的不信任,可能會使邊境成為東南亞安全格局的永久斷層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