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河南這位年紀(jì)輕輕的小伙子,終于要爭取一份公正了!
想必大家都刷到了這個熱搜:19歲的河南青年在上海,因誤付出租車910元車費,最終選擇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當(dāng)這則新聞被曝光后,網(wǎng)絡(luò)上掀起了激烈討論,部分不明真相的網(wǎng)友起初覺得這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但隨著事件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幾乎所有人都憤怒地譴責(zé)司機的貪婪。
隨著輿論持續(xù)升溫,目前事件也出現(xiàn)了新的進展,不過,一位律師的發(fā)聲,讓整個事件的走向變得更加復(fù)雜……
本文陳述內(nèi)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jié)尾
車費多付拒不退還
2025年3月29日,年僅19歲的河南青年小郭首次踏上上海這片土地。
他懷揣著改變家庭命運的期望,來到浦東投奔堂弟。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這份對未來的憧憬,僅僅八天后就化為泡影。
小郭家住在河南鶴壁的農(nóng)村,一家五口人,生活拮據(jù)。
父親身患重病無法勞作,全家的重擔(dān)都壓在母親一個人肩上,靠種地和打零工艱難維生。
作為家中最小的兒子,小郭承載著全家的希望。
這次來上海,他隨身攜帶的幾千塊錢,不僅是一筆積蓄,更是全家人對未來生活的全部寄托。
剛走出虹橋火車站,他便被這座陌生城市的繁忙景象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錯綜復(fù)雜的地鐵線路、人潮洶涌的街道,讓這個第一次出遠門的少年感到迷茫。
就在這時,一位拉客的司機王某斌主動上前搭話。
兩人簡單交談后,約定以100元車費將小郭送往浦東新區(qū)。
可誰也沒想到,就在付款時,意外發(fā)生了。
小郭用微信掃碼支付車費。或許是緊張,或許是不熟悉支付流程,他誤將100元輸成了1010元。
付款成功的提示音響起后,司機看了一眼手機,隨即踩下油門,駕車離去,留下小郭一人孤零零地站在街頭。
幾分鐘后,小郭翻看支付記錄,才發(fā)現(xiàn)這個致命的錯誤。
910元,對許多上海人來說,可能只是一頓飯錢。
但對小郭家來說,這是母親起早貪黑三四個月才攢下的血汗錢,是全家一個月的生活開支,更是他在這座城市立足的全部資本。
小郭立刻在微信支付記錄中留言:“你好,我這邊多付了,能不能退一下?”
語氣小心翼翼,充滿懇求。
但這條信息如同石沉大海,毫無回應(yīng)。
他不死心,接連發(fā)送多條信息,司機始終沒有任何回復(fù)。
910元引發(fā)悲劇
從那以后,小郭的精神狀態(tài)急轉(zhuǎn)直下。
他不再外出找工作,整天蜷縮在堂弟的屋子里,盯著手機發(fā)呆。
堂弟形容他“像丟了魂一樣”,不吃飯、不說話,眼神空洞。
4月3日晚上7點左右,堂弟下班回家,發(fā)現(xiàn)小郭不見了。
床鋪收拾得整整齊齊,像是臨時出門。
但堂弟心里一緊——前幾天小郭曾多次流露出“不想活了”的念頭。
消息傳回河南老家,小郭的哥哥連夜趕往上海。
調(diào)取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小郭獨自前往蘇州——他曾在那里打過工。
4月6日凌晨三點多,19歲的小郭獨自來到蘇州穹窿山一處偏僻地點。
也許是那里有他打工的回憶,也許只是想找一個無人打擾的地方,他最終喝下了半瓶敵敵畏。
生命最后時刻,他強撐著給同學(xué)發(fā)了兩條語音。
藥效發(fā)作,聲音已經(jīng)模糊不清。
家人反復(fù)辨認,才聽清那句令人心碎的話:“我喝了半瓶敵敵畏,過幾天再告訴家里人。”直到最后,這個懂事的少年仍在為家人著想,怕他們一時承受不了。
這份體貼,更讓他的離去令人痛徹心扉。
4月10日,哥哥在殯儀館見到弟弟時,遺體已有些僵硬,雙眼仍未閉合。
這一幕,像一把刀扎進所有親人的心里。
處理完小郭的后事,家人決定通過法律手段討一個說法。
通過律師,他們拿到了司機王某斌的聯(lián)系方式。
第一次撥通電話,哥哥剛說出“你多收錢沒退,害我弟弟沒了”,對方就“咔噠”一聲掛斷。
再打過去,電話始終無人接聽。連一句解釋,都成了奢望。
司機拒絕回應(yīng)
7月16日,上海浦東法院開庭審理此案。
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小郭家人提出的要求非常簡單:退還那910元車費,并當(dāng)面道歉。
他們并未要求高額賠償,唯一的愿望,是司機能親自到小郭墳前說一聲“對不起”。
然而,庭審當(dāng)天,被告席上空無一人。
司機王某斌既未出庭,也未委托律師到場。
這種徹底的逃避,仿佛在還在流血的傷口上,又撒了一把鹽。
多次聯(lián)系司機未果后,7月23日,小郭哥哥將事件全過程發(fā)布到網(wǎng)絡(luò)。
帖子一出,迅速引發(fā)廣泛關(guān)注。
網(wǎng)友的力量迅速行動起來,很快便扒出司機王某斌的信息:51歲,四川江油市三合鎮(zhèn)人,車牌號滬ACK58**。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也宣布介入調(diào)查。
提供車輛的租賃公司表示,王某斌早在4月就已退租,他們也是剛得知此事。
法律專家分析指出,從現(xiàn)有信息來看,司機行為不構(gòu)成刑事犯罪,因為他沒有實施暴力或威脅,只是拒絕退還多收的錢。
在民事層面,這910元屬于不當(dāng)?shù)美婪☉?yīng)予返還。
但要說司機的“沉默”直接導(dǎo)致了小郭死亡,在法律上很難認定因果關(guān)系。
正如一位律師所言:“這種冷漠的‘合法’行為,有時比違法更具傷害性。”
這起悲劇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9年前的徐玉玉案。
兩人都是因金錢損失而陷入絕望,最終失去了生命。
不同的是,徐玉玉遭遇的是詐騙,而小郭面對的,是一個“合法”收取錯誤車費的司機。
據(jù)悉,司機王某斌已悄悄離開上海,返回四川老家。
那筆910元,至今仍存于他的賬戶。
網(wǎng)友評論中,有人認為小郭心理承受力太弱,有人怒斥司機過于貪婪,也有人反思社會救助機制是否存在缺失。
目前,上海市交通委的調(diào)查仍在繼續(xù)。
人們期待的不僅是那910元能歸還,更希望這個社會能給予像小郭這樣初來乍到、在陌生城市中摸索的年輕人更多善意和幫助。
或許我們能做的,是在他人求助時多一份回應(yīng),在規(guī)則之外多一點理解。
因為,下一個在街頭無助的人,可能是我們自己。
結(jié)語
小郭的悲劇提醒我們,法律是社會的底線,而道德才是社會的溫度。我們需要為那些在城市中掙扎的弱勢群體設(shè)立更多緩沖空間,讓每一個陷入困境的人都能找到出路。也許只是一句回應(yīng)、一個解釋、一份理解,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意,卻可能成為托住一個生命的力量。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參考文獻:1.極目新聞:《19歲小伙多付910元車費索回?zé)o果后自殺運營車輛司機信息疑曝光,律師:司機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2025-07-232.極目新聞:《19歲男孩錯付10倍車費索要無果后自殺,法律應(yīng)該讓心懷惡念者付出代價》2025-07-233.瀟湘晨報:《19歲小伙多付910元車費索回?zé)o果后自殺,運營車輛司機信息疑曝光,律師解讀》2025-07-23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