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內蒙古大興安嶺7月25日電 題:“00后”航空特勤突擊隊員:用青春和熱血凌空護綠
中新網記者 張瑋
“準備,下降!”夏日的內蒙古大興安嶺天高云淡,正午時分烈日灼灼。25日,記者探訪航空特勤突擊隊時,他們還在訓練場上進行著日常索滑降訓練。
“嗖……”楊達從十多米高的索降塔上迅速下降,平穩落地,動作嫻熟,完全看不出他是剛入隊不到兩年的新隊員。
圖為航空特勤突擊隊進行日常索滑降訓練。中新網記者 張瑋 攝
出生于2001年的楊達高大陽光,一身軍人氣質。“我曾是一名大學生兵,復員后還想繼續自己的軍旅夢,所以報考了內蒙古大興安嶺航空特勤突擊隊。”
根河航空護林局于2017年成立全國首支森林航空特勤突擊隊,主要負責撲滅森林火災、開設機降場地、空中巡護和應急救援等任務。截至目前,隊伍共撲救森林火災100余起,滑降1040人次,開設野外機降場地81個。
2023年秋天,楊達正式成為一名突擊隊員,他也是目前隊伍里年齡最小的一名戰士。“體能訓練對于我們當過兵的人來說不成問題,可是高空滑降是需要做心理建設的。”
楊達還記得自己第一次進行飛機索滑降模擬演練時的場景,“飛機距離地面30米左右,打開機艙門的一瞬間,感覺整個人都能被風卷到機艙外,更別提如何掛好滑降繩卡扣、如何邁出第一步了。”
閉著眼深吸一口氣,楊達鼓足勇氣,按照地面索降塔上的訓練流程準備就緒后,攀著索降繩迅速滑落,成功完成第一次機上索滑降。“從那以后,我就沒再害怕過。”
圖為航空特勤突擊隊進行機上索滑降演練。中新網記者 張瑋 攝
同為“00后”的鄧皓天因小時候見證森林消防隊員撲火,從而心生敬意。“當時看著那支橙黃色隊伍義無反顧地扎進火場,我就覺得保護森林這件事特別帥。”
長大后的鄧皓天選擇入伍,在部隊歷練5年后,回到地方進入航空特勤突擊隊。“入隊的時候已經是10月初,根河市馬上就要迎來降雪。時間緊,任務重,我們立即投入訓練。”
從塔上訓練到機上演練,前前后后不到一個月,鄧皓天和隊友們迅速掌握開辟停機坪、索滑降、撲火等技能。冬天來臨,除了無法進行機上演練,大家每天堅持8小時地面訓練,不停地“磨”技能,讓自己更熟練。
“來年春天,我們便迎來自己入隊后的第一次撲火任務。一個午后,警鈴響起,我們迅速整裝、集合、登機,既激動又緊張。”鄧皓天回憶,當時的雷擊火面積不大,火勢也在可控范圍內,“可真正與火舌當面對峙時,它很兇猛。”
由于實戰經驗不足,鄧皓天的腰帶都被烤壞了。“當時就想著怎么能快速把火撲滅,情急之下就‘手腳并用’了。”
聽著林子里“哐、哐”的倒木聲,大家也會心生害怕,“不知道哪棵倒木就會砸住人。”
圖為航空特勤突擊隊進行火場心理行為訓練。中新網記者 張瑋 攝
“邊撲邊退,邊退邊撲。”這是航空特勤突擊隊隊長陸坤常對隊員們叮囑的一句話。他說,“撲滅每一場火,把每一名隊員平安帶回,是我最大的榮譽感。”
經過一次次歷練,隊里一批一批新隊員已然快速成長。如今,航空特勤突擊隊共有52名隊員,其中31名是“95后”。
陸坤說:“我們又招收了一批新隊員,到今年年底,隊伍就可以壯大到100人了。”
訓練依舊在進行,像楊達、鄧皓天這些新生代有一個共同的夢想:“用我的青春和熱血換森林的青綠與平安。”(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