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清市樂成街道水飛谷景區(qū),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救援行動,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廣東籍男子楊某,為尋找炸機的無人機,不幸失足墜崖,生命垂危。樂清市紅十字龍之野救援隊歷經通宵鏖戰(zhàn),穿越荊棘密布的絕谷,從陡峭懸崖間成功拽回這條險些消逝的生命。
圖片說明:水飛谷景區(qū)四周都是懸崖絕壁
尋機入險:父子失聯觸發(fā)緊急警報
廣東籍男子楊先生暫居溫州瑞安市,平日在瑞安一家私企謀職,副業(yè)“無人機搜救” 成了他補貼家用的重要營生。7月22日,一單樂清的業(yè)務找上門,恰逢在廣東上高中的兒子小楊暑假來瑞安,想著帶孩子出門見見世面,楊先生決定父子同行。
7月23日6時許,父子倆抵達樂清市樂成街道水飛谷景區(qū)。根據客戶提供的信息,楊先生判斷無人機大概率墜落在一處懸崖下。“這地方地勢險要,你別下去,你就在涼亭待著,我一人上去找。”楊先生不放心兒子,讓小楊在附近涼亭等候,他獨自踏入那片險惡山林。
搜尋途中,父子倆靠微信保持聯系。當天11時40分,楊先生給兒子發(fā)消息:“無人機我還沒找著,但不能放棄啊,找到了報酬多則一千,少則五六百,一般也有七八百元。放棄的話,我們來回的油費就虧掉了。”他讓兒子再等等,自己咬牙繼續(xù)在崖邊搜索。
可此后,小楊給其父發(fā)微信、打電話,都如石沉大海。“越想越慌,最后沒辦法,打了119、110求助。” 小楊事后回憶,聲音里帶著哭腔。119、110迅速聯動樂清消防、樂成派出所、樂清市紅十字龍之野救援隊、樂清山岳救援隊、樂清東方救援隊及“全民快找人”等多支救援隊共40多人上山搜救,一場與死神競速的搜救,正式拉響警報。
暗夜搜山:絕境中扒開生命縫隙
7月23日傍晚,葉永清接到求助信息,二話不說,立即召集20余名隊員趕赴現場。當天18時許,救援人員進山,該山海拔600多米,救援人員初步判斷楊先生失聯的區(qū)域在海拔300米左右的懸崖下方山谷里。由于該位置前后左右全是懸崖,從下往上是上不去的,只能從山的另一側到達山頂,再從山頂懸崖上面利用繩索下降到300米左右的山谷尋找。
圖片說明:救援人員利用索降技術從山頂降下懸崖尋人
由于事發(fā)地地勢險要,植被瘋長,藤蔓像毒蛇般纏滿山路,每走一步,都得用砍刀“開道”,正搜尋時,又下起傾盆大雨,能見度只有幾米,無人機根本拍不到懸崖下的景象。搜救人員時而攀著繩索越崖,時而順繩降入深澗,他們一寸寸“犁” 過懸崖下的區(qū)域,呼喊聲在山谷回蕩,盼著能得到回應。
圖片說明:救援人員鉆進茂密的植被下搜尋失聯者
連續(xù)3個多小時高強度搜尋,搜救人員體力嚴重透支,可楊先生依舊毫無蹤跡。當天23時許,葉永清安排搜救人員先下山休整,計劃凌晨再戰(zhàn)。
想到搜救時,楊先生的電話打得通,但一直無人接聽。葉永清馬上聯系楊先生家屬,一起要求公安部門對楊先生的手機進行定位,并發(fā)送楊先生手機當天的移動軌跡圖到他手機上。
當天23時半,葉永清剛回到家,公安部門已經將楊先生的手機定位和活動軌跡圖發(fā)給他。葉永清馬上將定位和軌跡圖發(fā)給杭州市一位數據分析專家,兩人探討了近一個小時,基本判斷楊先生墜落的大概位置。“現在是和死神賽跑,越遲被發(fā)現,楊先生生還的希望就越渺茫。”葉永清和其妻子說,現在他不能休息,既然失聯者墜落的位置確定了,他得馬上返回去救援。
隨后,葉永清在救援群里召集隊員。這些剛到家還沒來得及歇口氣的“龍之野”隊員們,聽說失聯者墜落的位置確定了,他們馬上重燃斗志,深夜12時半,十幾名擅長山地救援的隊員帶足懸崖索降所有用到的裝備,以最快的速度趕回水飛谷。這一回,他們直奔目標位置,搜尋范圍從地面,拓展到空中枝蔓交錯的所有地方。
懸崖托舉:暴雨中搶回生機
從深夜到凌晨,隊員們在懸崖山谷間反復排查,眼睛瞪得酸澀,不放過任何一處樹叢、枝杈。24日6時許,天有點亮了,無人機首先在目標位置的懸崖下的灌木林里,發(fā)現了躺在茂密植被上面的楊先生——只見他滿臉血污、嘴里也是滿口血,神志不清,卻仍頑強維持著生命體征。夜里曾下了幾場暴雨,楊先生被淋得全身濕透,看起來奄奄一息。
圖片說明:救援人員鉆進茂密的植被下搜尋失聯者
連續(xù)3個多小時高強度搜尋,搜救人員體力嚴重透支,可楊先生依舊毫無蹤跡。當天23時許,葉永清安排搜救人員先下山休整,計劃凌晨再戰(zhàn)。
想到搜救時,楊先生的電話打得通,但一直無人接聽。葉永清馬上聯系楊先生家屬,一起要求公安部門對楊先生的手機進行定位,并發(fā)送楊先生手機當天的移動軌跡圖到他手機上。
當天23時半,葉永清剛回到家,公安部門已經將楊先生的手機定位和活動軌跡圖發(fā)給他。葉永清馬上將定位和軌跡圖發(fā)給杭州市一位數據分析專家,兩人探討了近一個小時,基本判斷楊先生墜落的大概位置。“現在是和死神賽跑,越遲被發(fā)現,楊先生生還的希望就越渺茫。”葉永清和其妻子說,現在他不能休息,既然失聯者墜落的位置確定了,他得馬上返回去救援。
隨后,葉永清在救援群里召集隊員。這些剛到家還沒來得及歇口氣的“龍之野”隊員們,聽說失聯者墜落的位置確定了,他們馬上重燃斗志,深夜12時半,十幾名擅長山地救援的隊員帶足懸崖索降所有用到的裝備,以最快的速度趕回水飛谷。這一回,他們直奔目標位置,搜尋范圍從地面,拓展到空中枝蔓交錯的所有地方。
懸崖托舉:暴雨中搶回生機
從深夜到凌晨,隊員們在懸崖山谷間反復排查,眼睛瞪得酸澀,不放過任何一處樹叢、枝杈。24日6時許,天有點亮了,無人機首先在目標位置的懸崖下的灌木林里,發(fā)現了躺在茂密植被上面的楊先生——只見他滿臉血污、嘴里也是滿口血,神志不清,卻仍頑強維持著生命體征。夜里曾下了幾場暴雨,楊先生被淋得全身濕透,看起來奄奄一息。
圖片說明:無人機熱成像發(fā)現懸崖下植被上有生命
救援隊里的醫(yī)生立刻上前急救,發(fā)現其口腔傷勢嚴重,內臟損傷可能性較大。隊友們安撫其情緒,并對他進行急救措施,一會兒,楊先生臉色稍微好看了點,他斷斷續(xù)續(xù)喊“冷”。一名隊員聞聽毫不猶豫脫下自己的雨衣,蓋在楊先生身上,試圖為他留住最后一絲溫度。
圖片說明:紅圈位置發(fā)現奄奄一息的楊先生
24日9時許,擔架艱難運到楊先生所墜的懸崖下,隊員們小心翼翼地將楊先生固定在擔架上,接力轉運正式開始。
圖片說明:救援人員給傷者戴上頭盔、固定在擔架上。
偏偏天公不作美,此時大雨傾盆而下,懸崖下的巖石都成了“滑滑梯”,一不小心就會墜入數十米甚至數百米的深崖。20余名救援人員要把傷者從山谷中海拔約300米高的懸崖下轉移到地面送醫(yī),堪稱“地獄級難度”。陡峭濕滑的崖壁、植被瘋長擔架無法轉運,再加上傷者傷勢較重,不好搬運,后來又有多名“龍之野”隊員及樂清消防人員緊急增援。
圖片說明:廿來名“龍之野”隊員在懸崖下救援失聯者
救援人員首先要用砍刀砍出一條一米五左右適合擔架下滑的路,單是辟路就花了兩個多小時。辟出路后,再利用繩索技術,將擔架用繩索掛在救援人員的褲腰上,兩名隊員在前,一名隊員在后,擔架左右再各站一名隊員保護傷者,再后面還有隊員做繩索釋放,每下降一點,繩索釋放一點,隊員們盡可能下降慢一點,穩(wěn)一點,這樣,擔架在陡峭山壁上才不會搖晃得太厲害。帶著對生命的敬畏,這些救援人員從懸崖下沒有路的絕壁上,硬生生“磨” 出一條生路。
圖片說明:絕壁接力轉運傷者
300來米高的懸崖,廿多人,歷經3個多小時,隊員們終于把楊先生安全護送到山下,交接給120救護車。
昨天下午,楊先生的兒子小楊告訴筆者,其父送醫(yī)后,發(fā)現全身多處骨折,特別是下頜骨,粉碎性骨折,手術難度比較大,目前已轉院到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二醫(yī)救治,醫(yī)生說楊先生沒有生命危險。
圖片說明:歷盡艱辛終于將傷者送上救護車送醫(yī)
這場通宵救援,以“從死神手中搶回生命”完美結束,而救援人員在暴雨里,在懸崖下托舉擔架的身影,成了這個夏日最動人的剪影。
救援結束,來看看救援隊員的手臂、腿與腳,新舊傷痕交錯。這些,是與大自然較量后,大自然賦予他們的特殊勛章,每一道傷,都藏著無畏與擔當,訴說著救援時的驚心動魄,見證他們?yōu)槭刈o生命拼命的模樣。
來源 樂清市龍之野救援服務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