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 王一理 攝影報道
7月25日下午2:30,第十六屆“讀者大會”在山城重慶開幕。大會以“書香中國 閱讀之美”為主題,邀請陳晉、李敬澤、阿來、劉石、張者、祝勇、趙冬梅、楊雨、黎海超、劉楚昕、李潘、趙健等重量級嘉賓,打造了一場兼具思想深度與藝術(shù)魅力的閱讀盛宴。剛剛獲得漓江文學(xué)獎的青年作家劉楚昕與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文學(xué)評論家李敬澤,以對談的方式,和主持人李潘關(guān)于閱讀這件事進(jìn)行了一番暢聊。
李敬澤劉楚昕對談
AI時代,你還看書嗎?
因在漓江文學(xué)獎上令人動容的發(fā)言,劉楚昕成為令人矚目的作家,談到新作《泥潭》出版后的感受,他形容:“一如既往地焦慮。因為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的人品,我的科研能力,我的寫作水平都比較普通,算是把我捧到了這個地方。”
現(xiàn)在是AI時代,大家都刷短視頻,誰還看書?面對李潘的提問,李敬澤和劉楚昕都承認(rèn)自己業(yè)余時間也要刷短視頻。李敬澤說:“至于每天刷多長時間,我倒沒掐著點。但凡是不掐點的事,一定沒時間就沒少花。”
李敬澤透露自己每天還是讀書,也用人工智能,“但是我跟人工智能的關(guān)系,是個提問者,我要向它提問。如果我是一個什么書也沒讀過的人,我怎么知道向它問什么問題?所以一定是我的知識需求,使得我產(chǎn)生了一個求知的方向。而且我覺得現(xiàn)在人工智能特別好,特別給情緒價值。它每次回答之前總是先夸我。”
劉楚昕說自己一般會向人工智能提一些學(xué)術(shù)上的問題,“我之前備一門康德的課,但是我對康德不是很了解,借助人工智能做了一些參考,我覺得它總結(jié)歸納還是挺好的。”
讀書和刷短視頻有何不同?
劉楚昕毫不諱言,自己平時也刷短視頻,而且時間還挺長的。李潘很疑惑:“不影響你讀書嗎?”他表示可以通過刷短視頻搜集挺多素材,因為有些東西在書里或者在學(xué)校里根本就看不到。“之前我刷了一個短視頻挺感人的,一個年輕人和他父親得重病了,他們臨終之前錄了一個視頻,如果是以前,作家很難接觸到這些場面,但是他把這個視頻上傳之后,我一看超級真實特別感人,說不定可以作為以后寫作的素材。”
通過短視頻來搜集寫作素材,但并不代表就不看書了。“因為書本可以說更深刻一些,書本那種文字那種體驗跟這種真實的視頻還是不一樣的。讀書還是建構(gòu)我們最基礎(chǔ)的認(rèn)知的至今為止最有效最重要的方式。”
關(guān)于書本的選擇判斷,劉楚昕有一個準(zhǔn)則:“比如說一本書值得我花一年去讀,我就會選這本書。如果一本書我花一天時間就看看完的話,我覺得這本書就沒有什么任何價值。”
關(guān)于選書的方式,李敬澤說自己實在不能提出什么新的更好的辦法,“說實在的,如果想輕松,還是刷視頻的吧。每當(dāng)讀到一本書的時候,是我最后克服和抵達(dá)難度的過程。就像我們大家都知道,躺著多舒服,但是我們?yōu)槭裁匆ソ∩矸浚课矣X得我們還是最好把讀書當(dāng)成一種有難度的精神操練。”
如何快速讀完一本書?
李潘覺得很多人覺得要上班,很累的,真的是很難抽出時間來讀書,如何快速讀完一本書?李敬澤建議:“讀書沒必要當(dāng)KPI。不要緊張,有些書你讀得下去就行,讀不下去,或者是你忙,放下就是了。我桌子上有兩摞全是我讀一半或者是讀了30頁沒有讀下去的書,但是我也沒什么歉疚感,我覺得它們也可以提醒我,我也經(jīng)常從中拿出一本來接著往下讀。所以我覺得我們讀書真的不要搞出一個很卷的邏輯來,放松一點。”
不要給自己定制讀書KPI
劉楚昕借用這電影《侏羅紀(jì)公園》中的一句話,他說:“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你只要想讀書的話,你總會找到辦法的。就好像我高中的時候讀《罪與罰》一樣,我每天6:30就得去上課了,晚上10:30才下課,根本就沒有時間讀書,可能只有吃飯的40分鐘時間。但我每天40分鐘,一個學(xué)期把它讀完了。只要你想讀的話,總是會有辦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