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留學申請和入讀是兩回事,申請的時候很卷很雞自己,刷高分,卷背景,武裝到牙齒這種。但入讀后,發現學校的風格和自己好像八字有點不合。不是說咱學術能力不行,而是適應的確需要時間,加上有些大學節奏快,搞得學生每天都挺心累。
今天我們聊一期在讀學生勸退系列,就最喜歡折磨中國留學生的幾所英國大學,別問,問就是入讀后心累。
No.1 入讀前你以為穩了的UCL
UCL這個學校的確是被QS排名保護太好了,年年qs前10,沒下來過。很多學生的終極學?;臼莡cl,畢竟申請門檻是有差異化的,難申的專業,ucl有,而且難度不比ic或lse這種低。但有些縫合專業,撿漏專業,ucl的確堪稱寶藏學校,不同群體的學生都有機會摸到offer。
但拿到offer之后的劇本,從來沒人和你們說過,我們過多的把目光放在了申請前,但入讀之后的苦難,沒人訴說,說也會被當做矯情。
UCL除了IOE學院,說實話最折磨人的是學術壓榨,你看上去這個ucl的專業課程好像不多,一個學期4門課左右,但每門都有reading list、essay、presentation,有的課還有group project,幾乎每周都在交東西。你同時還要準備幾篇3000+字論文,每篇都要找幾十篇文獻,引用格式一錯就會被扣分。就學術這塊,ucl的作業頻率把你虐得死死的。尤其是ucl的本科,拿高分真的太難了。和現在很多4+0以及2+2學校不一樣,他們給分真的很寬松,但英本體制下,拿分太難了。
ucl第二折磨人的是教學節奏,本身英國就是2年的碩士課程壓縮成了一年,尤其是商科,計算機類專業,你像打仗一樣度過每一天。你每天都有很多新問題需要解決,不能滯留,一留存問題,你會滾雪球,然后整個人被搞抑郁了。
ucl第三折磨人的是喜歡搞你心態,你有什么問題不太明白的問教授,教授也不是不回,回復也只是建議你參考教學大綱,最好自己去看moodle,你又凌亂了。期末季的時候ddl都是擠在一起的,趕due的時候你都覺得呼吸困難。有些學生語言能力差的,學習難度大點的,每天都要鏖戰到凌晨寫論文,英國還有該死的淅淅瀝瀝的小雨,你每天都能回歸在崩潰的邊緣。
你好努力好努力,一頓操作猛如虎,臨了出分的時候,發現自己肝了一個月的論文只有59,連個2.1的標準都沒有。你都不知道問題在哪里。同組的中國學生都在背后默默肝,你也只能默默的加入。然后就是沒有然后了。ucl這個學校說白了,就是一個不太懂給學生情緒價值的學術機器,他們并不care你是誰,你能不能適應,上了ucl這臺列車,你只是其中的一張學費單號,你需要自己控制情緒,假裝堅強,然后默默的燃燒自己的斗志。
No.2 是懂精神折磨你的Edinburgh
關于愛丁堡這個學校,很多學生入讀前覺得是白月光,是露娜的月下無限連,是賞心悅目+符合自己預期的target學校。
入讀后,你會發現,自己錯了,為什么要來受罪,活著不好嗎?曼大不像嗎?還是你的王kcl太貴了?要來愛丁堡這遭老鼻子罪?
愛堡最折磨人的可能是對留學生的精神壓制。這個學校出了名的課程多,課程多也就算了,很多課程的考核形式還是essay或report這種。期末一口氣要你搞個3-5份。每份你還要配齊文獻,邏輯這種,你還不能用gpt,人家查的的到。你好不容易在量上完成任務,你又輸在了評分的苛責上。你覺得很滿意的東西,在導師那里可能就是一個good try,順手給你打上50分,你心態都能搞炸了。
對愛丁堡稍微了解過的學生都知道這個學校的學生滿意度低,但為什么低?很多學生是不明白的,愛丁堡以碩士為例,一年三個term,三學期連軸轉的,沒有所謂寒暑假,你剛剛適應新環境2-3周吧,課程就滿天飛了,Reading list像雨后春筍一樣挨個冒出來了。你要求穩畢業,就必須保持巨量閱讀,動不動就是每門課10篇以上的學術文章,你想走捷徑略讀,然后你就沒有然后了。
愛丁堡本身還自動判定每個能入讀的學生都是棒棒的,外加英國這邊的研究模式也是讓你自由探索為主,自由這種東西說白了就是放養,但對中國學生來說,還不適應啊,需要被管下,被點下才能收斂啊。很多學生在這種全靠自己感悟的模式下,漸漸的迷失了。
作為留學生,你挺想融入愛丁堡社交圈的,但蘇格蘭的口音重,外加他們自帶的黑色幽默,你甚至分不清他們是在陰陽你還是敷衍你。還有就是他們的教職員工,普遍的基操就是冷處理,你有問題發郵件,三天回你下也算回吧。這個學校有時候會讓留學生有一種錯覺,是不是因為自己太笨了,才和他們有差距?額,只能說,你不是一個人。
所以,愛丁堡這個學校,的確折磨人,在讀學生普遍壓力大,焦慮多,各忙各的的,又有一種瞎忙的感覺。小組作業吧也容易被邊緣化,不太會搶鏡。外加外面冷風那個吹,有暖氣是有暖氣,但抵不住心冷啊。愛丁堡的學生抑郁率英國排的上號的高。當然,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戰術性抑郁,畢竟真的容易掛啊。
總了個結:所以啊,學校好歸學校好,但入讀后,你是不是還是一條好漢,這又是兩說了。我有很多學生,本科申的都挺好的,比如去ucl,去lse,去愛丁堡的。但本科之后,他們不想再讀碩士了,他們怕碩士和本科一樣,又是地獄難度。他們都不想回校園了,想直接就業的,還好在英國本科學校好,直接就業也可以,不像國內,你好點的單位,大廠,央企這種,都需要你帶個碩士,好處輪不到本科的學生。
申請一時爽,入讀火葬場啊,說實話,ucl這種學校相對來說下手還沒那么黑。更黑的是ic這種學校。這種學校課程多,實驗多,作業多,幾乎就沒什么空閑時間。很多學生入讀前想的好好的,課后之余能不能搞個兼職補貼下自己什么的,你想多了,你真這么干了,大概率要掛掉。ic這個學校,純粹是因為學霸過于集中,抗擊打能力過于強才生生抗住了ic的地獄級節奏。否則,這個學得退,讀不了一點啊。
所以,到底是誰說英國水的???你給我站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