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單依純被問及對人生價值的理解時,這位 23 歲的音樂才女脫口而出:“好好活著。”
四個字看似平淡,細品卻藏著沉甸甸的分量,不由讓人想起余華在《活著》里的深刻剖析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而非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
原來單依純早已讀過這本著作,她的感悟竟與書中哲思不謀而合。這般通透,在年輕一代里實屬難得,或許正是 00 后對生命最本真的領悟?
但單依純口中的 “活著”,絕非茍且度日的消極,而是主動投身生活的熱忱。
她在《歌手》舞臺上不斷嘗試多元曲風,在旋律里探索邊界,在歌聲中享受熱愛,正是這種積極活著的生動注腳 —— 在自己的領域里,傾盡所能綻放光彩。
再看《活著》里的福貴,他用一生詮釋了 “活著” 二字的千鈞之力。這位昔日的地主少爺,因嗜賭成性輸掉全部家產,從云端跌入泥沼。
命運的重錘并未停歇:被抓壯丁卷入戰火,母親病逝,女兒鳳霞高燒后失語失聰,兒子有慶為救縣長夫人被無良醫生抽干了血,鳳霞難產離世,妻子家珍積勞成疾撒手人寰,女婿二喜工地遇難,連年幼的外孫苦根也因吃豆子噎死……
至親逐一離去,福貴成了世間孤家寡人。
可他沒有倒下,回到鄉野租下幾畝薄田,與一頭老牛相伴,春耕秋收,把日子過成了循環往復的晨鐘暮鼓。他對著老牛喚著家人的名字,在田埂上哼起舊時歌謠,仿佛那些逝去的親人仍在身邊。這份活著,是對生命最虔誠的敬畏,是向命運最倔強的宣戰。
單依純在音樂世界里的勇敢拓荒,與福貴在苦難長河里的咬牙堅守,內核其實高度契合。
他們都在各自的維度里,以最本真的姿態擁抱生命:一個在旋律中探索無限可能,一個在絕境中守住生活微光,本質上都是對 “活著” 最熱烈的應答。
若余華聽到單依純的感悟,想必也會頷首認可。《活著》從來不止是一部苦難史詩,更是一面照見生命本質的鏡子。
它告訴我們,無論風雨多急,境遇多糟,像福貴那樣守住 “活著” 的信念,本身就是最動人的意義。
還沒讀過《活著》的人,不妨翻開書頁。那些字里行間的苦難與堅韌,會讓你對生命有更深的領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