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神劇《雍正王朝》中,有一個必須要重視的小人物。他在劇中的戲份并不多,但若是少了他的身影,這部職場神劇就很可能會變得名不符實。
而這個小人物就是圖里琛!
今天要聊的就是圖里琛在康熙朝的一些“騷操作”。
告密
在“刑部冤獄”一事即將落幕之時,深諳圣意的職場之神張廷玉,當場燒掉了老八審出來的太子受賄的鐵證。
見此,想要維護太子的康老爺子,借坡下驢連忙給圖里琛下達了命令:
“圖里琛,你帶領十名大內侍衛到刑部去,帶上肖國興,把他連夜送到寧古塔,交盛京將軍嚴加監管,不許他和任何人見面。”
等圖里琛完成任務來向康老爺子復命時,圖里琛親自為我們展示了什么叫做:教科書式的“告密”。
康老爺子一見圖里琛,便揮退了身邊人,開始向圖里琛進行問話。
康老爺子先是向圖里琛問詢了任務的落實情況:
“肖國興安置好了?”
圖里琛:
“盛京將軍把他單獨關在一個地方,任何人都見不到他。”
注意!圖里琛的這句回答,沒有任何多余的廢話,所回答的信息僅是任務的要點,和領導想要得到的信息。
而這就是下屬向領導復命的標準作答——
言簡意賅,直奔主題重點。這樣既能讓領導直觀地感受到任務的完成情況,還能讓領導意識到你對領導意圖的理解程度。
就像圖里琛的這句回答,就能讓康老爺子意識到,他很清楚這個任務的關鍵點,就在于對肖國興的控制,而非其他。
對于圖里琛的回答,康老爺子很滿意,隨后又問了下一句:
“這一路上他說了些什么?”
注意,康老爺子這句提問,其實已經超出了當初交代的任務范疇。而下屬對此的答復,將直接影響領導在心里對其能力的評判。
要知道,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這是下屬的分內工作。而能超額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才能體現一個下屬的真正能力。
這種能力既包括下屬的心思縝密程度,對領導的意圖理解程度,還包括下對待工作的態度,甚至是對待領導的態度。
此時,一旦圖里琛回答并沒有說什么,即便這就是事實,但圖里琛在康老爺子的心中也勢必會丟分。
那么遇到這種情況,肖國興又確實什么也沒說,難道我們為了不在領導面前失分,就得胡編亂造一些瞎話嗎?
不用!
我們只需要巧妙地回答,讓領導意識到,我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其實有關注這個問題就可以。
比如可以說:“在押送的途中,我一直在暗中觀察肖國興,他什么話都沒有說。”
這樣既可以給領導留下一個“心思玲瓏縝密”的印象,還不至于亂編瞎話弄巧成拙。
那么對此,圖里琛是如何回答的呢?
“回皇上,一路上肖國興不斷地叫屈……”
注意這里有一個細節,說完這句話,圖里琛第一時間偷看了康老爺子一眼。
這就是圖里琛的謹慎之處。
他并沒有直接說出老八誘審肖國興的真相,而是先用“叫屈”二字來試探康老爺子的反應。
畢竟“叫屈”二字,是有多種補充解釋的,既可以解讀為肖國興叫屈自己受到了老八的誘審;也可以解讀為肖國興叫屈自己為何會被流放寧古塔。
至于圖里琛會如何解讀,就全看康老爺子接下來的反應。
康熙:“他叫什么屈?”
見康老爺子明顯在暗示他往下說,圖里琛這才道出實情:
“他說,八爺說過,皇上答應過,他只要說出太子的事就既往不咎。”
注意,圖里琛這句帶有告密性質的回答,同樣言簡意賅。
此時圖里琛一旦話多,就容易讓領導誤會他的目的不純,而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重要的信息,反倒會降低被領導懷疑的風險。
可即便如此,也并不能完全避免事后領導產生懷疑的可能,因此圖里琛還需要為自己加一層保護罩。
康熙:“他真這么說的?”
圖里琛:“他正是這樣說的。”
康熙:“該死!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圖里琛:“奴才這就去殺了肖國興!”
圖里琛不清楚康老爺子口中的“其心可誅”所指的是老八胤祀嗎?
他清楚!
那為何明知康老爺子所指的是老八,圖里琛還要裝傻充愣般地請命去殺肖國興呢?
這就是圖里琛給自己增加的那層保護罩,也是他的聰明之處。
因為這一信息涉及到了皇子間的奪嫡暗斗。如果讓康老爺子察覺到他清楚其中的內情,難保不會懷疑他告密的用意。
相反,他假裝聽不懂康老爺子的自言自語,還提出要去殺了肖國興這般愚蠢的請求,就是在變相表明:我不清楚這里面的事,我只是把我聽到的事情如實上奏而已。
正因如此,所以圖里琛在聽到康老爺子訓斥他“誰讓你殺肖國興”后,不做任何解釋便轉身退去。
因為在這一刻,圖里琛想要達成的目的全都達成了——既在領導跟前完成加了分,又避免了可能會產生的風險。
目的都達成了,圖里琛又豈會不趕快離開呢!
裝傻
不久之后,康熙朝最大的丑聞發生了。而在這場丑聞中,身為現場見證者的圖里琛,又會有怎樣精彩的表現呢?
那天,連續翻了七晚牌子的康老爺子,被李主任破壞了興致,于是帶著德楞泰和圖里琛兩個貼身保鏢去鹿園散步。
一進鹿園,眼尖的德楞泰就看到不遠處的窗戶上,映著一男一女相擁的窗影,立馬意識到這是發生了宮廷丑聞事件。
德楞泰見此想也沒想,當即做出了一件大大的蠢事,上前一把拽住康老爺子的胳膊,說道:
“皇上,您別去了吧!”
而此時圖里琛在哪里?
早在踏入鹿園的那一刻,眼尖的人不只是德楞泰,還有圖里琛。就在德楞泰上前阻止康老爺子繼續前行的時候,圖里琛機智地使用了“尿遁”,轉身背過頭裝起了尿尿。
圖里琛為何要這么做?
即將發生的事,勢必會引起領導的勃然大怒。作為下屬,親眼見證領導如此的丑聞,那絕對是一次重大的職場危機。
一旦處理不好,成為領導的出氣筒事小,嚴重了很可能會在領導心中減分,甚至于領導為避免家丑外揚,還可能會有極端封鎖消息的措施。
在此緊要關頭,圖里琛當即就明白,他絕不能先于領導察覺此事,這樣就可以讓領導掌握事件發展的主動權,然后在根據領導下一步的反應,見機行事。
可誰想到,身旁的豬隊友竟做出勸阻領導前行的舉動。
德楞泰這一舉動的出發點自然是好的,可這一舉動會讓領導怎么想?
你阻攔我是什么意思?
難道你早就知道這件事,還是說你在為對方打掩護,想幫著對方來瞞我?
這也就是康老爺子看清窗影后,會狠狠扇了德楞泰一巴掌的原因。
一巴掌打過,康老爺子問道:
“男的是誰?”
此時德楞泰又辦了第二件蠢事。
如果一開始沒能找到恰當的理由躲開現場,那么此時就該積極為領導分憂,聽從領導對此的安排部署。
然而,德楞泰聽完領導的話,一沒有將自己摘清,告訴領導“我也不清楚那個男的是誰”,好讓領導明白你是不知情的;二沒有向領導征求針對此事的下一步安排,反倒轉身離開,去叫一個“仍沒尿完尿”的圖里琛:
“別裝假了,辦差去吧。”
咱們姑且不說,德楞泰的這種做法會把同事圖里琛給得罪死了,就說在領導心中,對于德楞泰這一系列的反應,也會下一個“不堪重用”“遇事慌亂”這類負面的評語,還會讓領導覺得你跟他并不貼心。
圖里琛見無法置身事外,立馬跟隨著德楞泰一路小跑來到康老爺子跟前。
此時,著急抓奸的康老爺子沒顧得上表達對德楞泰的不滿,直接下令:
“一定有人把風,抓了。”
而就在這時,德楞泰辦了第三件蠢事,沒積極響應領導的命令前去抓人,反倒在最不該置身事外的時候選擇了置身事外,用眼神示意圖里琛前去抓人。
而圖里琛此時又何須德楞泰的眼神示意,有如此表現的機會又豈能不緊緊抓住,康老爺子話音一落,圖里琛一改“尿尿時的磨磨唧唧”,立馬接令而去。
這就是圖里琛的心數,該躲時盡力去躲,絕不猶猶豫豫,而到了該出手時立刻就出手,也不拖泥帶水。
圖里琛一出手就控制住了替太子把風的何柱。
然而就在康老爺子上前問話時,意外又發生了。
何柱聽康老爺子質問,里面的人是不是太子。情急之下,何柱立馬喊出了聲為太子報信:
“奴才不知道是皇上駕到,請皇上恕罪。”
見此,康老爺子當即下令:
“叫他住嘴。”
而這就引來了圖里琛在這一晚的第二次精彩表現。
領導的話音剛落,鉗制著何柱的圖里琛,立馬狠狠地扭斷何柱的脖子,然后裝模作樣地上前試探何柱的鼻息,說道:
“皇上,奴才失手,他死了……”
這真是圖里琛的失手嗎?
很明顯不是!
身為大內侍衛,要想讓一個人住嘴,可以采取很多手法,根本就沒有必要擰何柱的脖子;即便去擰脖子,圖里琛又豈能控制不好力度。說到底,殺死何柱就是圖里琛有意而為之的。
至于原因:
其一,是為了給領導出氣;
其二,便是為了封鎖丑聞,讓領導掌握處理這一事件的絕對主動權。
而之所以圖里琛敢不聽康老爺子的命令就將何柱滅口,就是拿捏準了康老爺子的心思,無論出于哪一點的考慮,何柱都必死無疑。
而圖里琛這種深諳圣意的失手,不僅做了領導想做的事,還避免了領導下令殺死小人物的難堪,又豈能不在領導心中加分。
要知道精明如康熙這般的存在,怎會不知圖里琛的“失手”,只是一個借口!
也因此,康老爺子聽了圖里琛的話,沒有任何責怪,只是隨口說了一句:
“死了算了!”
避禍
所謂職場之道,無非兩點:一是進步與發展,一是自保與生存!
在這兩點中,最為重要的卻不是進步與發展,而是自保與生存!不能自保,又何談進步;而沒有了生存,又豈會有發展。
尤其是對于我們這種小人物混職場來說,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必須得弄清楚。
而在職場神劇《雍正王朝》中,要論自保能力的前三名——
其一,就是能在雍正登基當晚逃得一命的鄔思道;
其二,便是愛給自己辦葬禮的弘晝;
其三,則是這篇文章中的圖里琛。
在老八競選太子失敗,老十三和老十四大打出手的那天,很多人忽略了一個細節,便是圖里琛在其中的一段精彩表現。
也正是因為那段突出的表現,圖里琛甚至可以堪稱劇中論自保能力的天花板。
那天,在佟國維和隆科多的配合下,康老爺子順利地讓得票最多的老八合理的落選。隨后當場下令,讓老三接老二胤礽出獄,并讓諸位皇子在乾清門集合開個小會。
就在康老爺子剛做完總結發言之時,德楞泰便匆匆前來報信:
“十三爺和十四爺打起來了。”
一聽這話,康老爺子帶著張廷玉、馬齊等人疾步趕往乾清門,途中了解到事情起因,是八爺黨罵出獄的老二是開缺太子,又罵舉薦老二復位的老四是馬屁精,由此老十三和老十四才動起了手。
康老爺子趕到現場,制止住打斗的場面后,對八爺黨進行了嚴厲的訓斥,隨后下令:
“來呀,把胤祀、胤?、胤禟給我鎖起來!”
康老爺子的令剛下,老十四便挺身而出說道:
“且慢!皇阿瑪,八哥到底犯了什么罪,連九哥、十哥一起鎖拿……說到底,這都是大家推舉八哥做新太子招了皇阿瑪的忌……皇阿瑪令人舉薦于前,又無端鎖拿于后,往后誰還敢奉詔辦事,遵旨是死,抗旨也是死,請皇阿瑪給兒臣指一條活路吧。”
注意,就在老十四當眾頂撞康老爺子的過程中,一直站在康老爺子身后的圖里琛突然間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他偷偷地向后移去,只留張五哥一人站在康老爺子身邊。
老十四的話說罷,康老爺子氣憤地質問道:
“你這是要和朕打擂臺?”
而老十四仍舊不依不饒地說:
“兒臣豈敢,家有諍子不敗其家;國有諍臣不亡其國。”
聽了老十四毫無錯意的話,惱怒的康老爺子向前逼近了幾步,繼續質問:
“哦,不聽你的,大清就要亡國了?”
而就在康老爺子向前移動的過程中,露出了圖里琛的身影,此時他已退到康老爺子的正后方,目測距張五哥有3個身位,站在李主任的身邊。
而等老十四繼續頂撞康老爺子,回答“難說”之后,圖里琛的身影已從李主任身邊消失,等他的身影再次出現時,已是康老爺子拔出張五哥的刀要去砍老十四之后。
而那個時候,圖里琛已經遠遠地站到了張廷玉的身邊。
也就是說,如果圖里琛沒有移動位置,那么當時康老爺子拔出的刀,很可能就不是張五哥的佩刀,而是他圖里琛的佩刀。
而一旦當時事態失控,讓康老爺子砍了老十四,那么事后圖里琛勢必會被領導追責,畢竟他的刀才是陷康老爺子于不義的元兇。
這也就是圖里琛見這對父子倆的火氣越來越大,一再退步調整站位的原因。
當然,我們不能說在那個時候,圖里琛就意識到康老爺子最終會拔刀砍向老十四,但我們卻可以說,圖里琛這種避禍的意識值得我們注意,更值得我們學習。
在職場,也許我們所防備所小心的事情,不會發生!可防備的真正目的,恰恰就是針對那為數不多的“萬一”。
這個萬一一旦發生了,對于我們肩上扛著的家庭來說,也許就不僅僅是一次職場的意外失誤,而是一場重大的,甚至難以承受的災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