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像斷了一樣疼,高燒到39度5,醫生說我被蚊子咬出了基孔肯雅熱——這名字聽著像非洲部落,沒想到就在順德家門口!"
凌晨4點,順德的林先生在醫院急診室發了這條朋友圈。而此時,佛山累計確診的3195例基孔肯雅熱患者里,已有像他這樣的普通人,因為一場白天的蚊蟲叮咬,從正常生活跌入劇痛的漩渦。
更讓人揪心的是,澳門61歲男子在順德探親10天后確診的消息,像一聲警鐘:這種病已經隨著探親的腳步、出差的行囊,悄悄越過了城市邊界。
這蚊子專挑白天下手,被咬后可能"彎著腰走路"
你以為蚊子只在晚上嗡嗡叫?傳播基孔肯雅熱的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蚊子里的"早九晚五上班族"——上午9點到11點、下午3點到5點,正是它們最活躍的時段。你在菜市場挑菜的3分鐘,在公園陪孩子玩滑梯的5分鐘,甚至站在公交站等車的間隙,都可能被它們盯上。
被叮咬后,病毒會在體內潛伏2-12天。發病時的滋味,有患者形容"像被無數根針同時扎進關節":高燒不退,手腕、膝蓋、腳踝腫得像饅頭,嚴重的連握筷子、系鞋帶都做不到。更麻煩的是,這種疼痛可能纏上你數周甚至數月,醫學上稱為"基孔肯雅痛",光是聽名字就讓人頭皮發麻。
為什么順德成了重災區?一個細節讓病毒防不勝防
截至7月22日,佛山5個區的3195例確診中,順德病例占比超過七成。疾控專家一語道破:"珠三角的人上午在順德喝早茶,中午去廣州開會,下午到珠海辦事,人動起來,蚊子咬過患者再咬別人,病毒就跟著跨城跑。"
澳門那例病例就是典型:在順德探親10天,17日早上發病,當天返回澳門就確診。這意味著,病毒的擴散速度,可能比你查疫情新聞的速度還快。但別慌!中國疾控中心已經明確:它不會人傳人,只要把蚊子管住,病毒就傳不出去。
現在立刻做這3件事,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順德莘村的村民已經用行動證明:7月23日下午6點,全村同時點蚊香,戶外消殺同步啟動。對付這種"蚊子病",普通市民這三件事必須做到位:
白天出門穿"長袖鎧甲"
別嫌熱!淺色長袖衣褲是第一層防線(蚊子對深色更敏感),裸露的脖子、腳踝一定要涂驅蚊液——認準含避蚊胺或避蚊酯的,成人選20%-30%濃度,能防6小時以上;兒童選10%以下的,噴在手上再抹到臉上(避開眼唇)。
家里清掉"蚊子產房"
花盆托盤里的積水、空調接水盤的水、甚至礦泉水瓶里的雨水,都是蚊子產卵的地方。每天花5分鐘倒干凈、刷一刷,就能讓蚊子少一半。紗窗要關緊,晚上睡覺用蚊帳,尤其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嬰兒被叮咬后,癥狀可能更嚴重。
出現癥狀第一時間就醫
記住這個"三連征":高燒(38.5℃以上)+關節劇痛+皮疹。只要最近去過佛山、順德等疫情區,哪怕只去了一天,都要告訴醫生。早診斷、早用止痛藥緩解,能避免疼痛變成"持久戰"。
說句實在話:比起病毒,更該怕的是"僥幸心理"
有人說"都3000多例了,防也沒用",這才是最危險的想法。基孔肯雅熱目前沒有疫苗,但它有個死穴——離不開蚊子。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把防蚊當回事:出門噴藥、回家清積水、見癥狀就就醫,病毒就鬧不起大浪。
今晚回家,先去陽臺看看有沒有積水吧。對付這種"白天作案"的蚊子,你的重視,就是最好的疫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