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什么植物驅蚊驅蟲效果好?一盆綠意守夏夜,蚊蟲繞道走!
要說驅蚊驅蟲的植物,薄荷、驅蚊草、夜來香、迷迭香、萬壽菊、豬籠草、艾草、香茅草這幾種最管用。薄荷清涼提神,蚊蟲聞了就跑;驅蚊草自帶檸檬香,驅蚊效果杠杠的;夜來香晚上開花,香味濃得蚊子都怕;迷迭香香氣清新,卻能讓蚊子“暈頭轉向”;萬壽菊像小太陽,花里的除蟲菊酯能驅蚊;豬籠草是“捕蟲高手”,直接把蚊蟲當點心;艾草香氣特殊,蚊蟲見了就躲;香茅草的檸檬香,更是蚊子的“天敵”。
薄荷:清涼小衛士,蚊蟲繞道行
薄荷是驅蚊界的“老熟人”了。它的葉子能散發薄荷醇,這種味道對蚊蟲來說像“辣椒水”,聞了就想逃。我奶奶家院子里種了薄荷,夏天傍晚,她總摘幾片葉子揉碎,涂在胳膊和腿上,說:“蚊子聞著這味兒,就不敢近身。”有次我在院子里寫作業,被蚊子咬得直撓,奶奶掰了片薄荷葉貼在我手背上,涼絲絲的,果然不癢了。薄荷還能泡茶、做菜,摘幾片泡在水里,喝起來清涼解暑,連杯子都帶著薄荷香。
驅蚊草:檸檬香小能手,驅蚊又清新
驅蚊草的學名叫香葉天竺葵,葉子毛茸茸的,輕輕一碰就飄出檸檬香。這種香氣里含香茅醛,是蚊蟲的“克星”。朋友小張在陽臺養了盆驅蚊草,夏天晚上開窗,蚊子少了一大半。他說:“這草特別好養,曬曬太陽、澆澆水,就能長得旺。”有次我去他家做客,坐在驅蚊草旁邊,確實沒被蚊子咬,反而聞著檸檬香,心情都變好了。
夜來香:夜晚的“驅蚊警報器”
夜來香的名字就帶著詩意,它的花在晚上開,香味濃得像蜜,可蚊子卻怕得要命。鄰居王阿姨家種了夜來香,夏天晚上,她總把花盆搬到門口,說:“蚊子聞到這味兒,就不敢進屋了。”有次我在她家聊天,聞著夜來香的甜香,看著蚊子在花盆周圍轉圈圈,就是不敢靠近,覺得特別有趣。不過王阿姨提醒我:“夜來香香味太濃,別放臥室,不然睡不好覺。”
迷迭香:地中海的香氣,蚊子的“迷魂湯”
迷迭香的葉子細長,像小松針,湊近聞,是股清新的木質香。這種香氣對蚊蟲來說卻像“迷藥”,能讓它們找不到方向。同事小李在辦公室養了盆迷迭香,夏天開空調,窗戶關著,可蚊子還是少。他說:“迷迭香的香味能干擾蚊子的嗅覺,讓它們找不到人叮。”有次我借他的迷迭香葉子揉碎,涂在手腕上,一整天都沒被蚊子咬,連香水錢都省了。
萬壽菊:橙黃小太陽,蚊蟲的“天然屏障”
萬壽菊的花像小太陽,橙黃橙黃的,特別亮眼。它的花香里含除蟲菊酯,是蚊蟲的“天然殺蟲劑”。公園里常種萬壽菊,夏天走在花叢邊,蚊子明顯少。我家小區的花園也種了萬壽菊,有次我蹲在花叢邊拍照,拍了半小時,居然沒被蚊子咬。物業阿姨說:“萬壽菊不僅能驅蚊,還能美化環境,一舉兩得。”
豬籠草:捕蟲界的“小獵手”
豬籠草的葉子像個小瓶子,瓶口有蜜汁,蚊蟲聞到甜味,就會掉進去,被消化液“吃掉”。朋友小趙養了盆豬籠草,放在陽臺,沒幾天就“抓”了不少蚊子。他說:“這草特別有趣,看著蚊蟲掉進去,像在看小劇場。”有次我去他家,盯著豬籠草看了半天,果然看到只小蚊子在瓶口掙扎,沒一會兒就掉進去了,覺得特別神奇。
艾草:傳統驅蚊草,蚊蟲的“老對手”
艾草是驅蚊的“老選手”了。它的葉子能散發特殊香氣,蚊蟲聞了就跑。端午節時,奶奶總在門口掛艾草,說:“艾草能驅蚊,還能辟邪。”有次我在奶奶家過夏天,晚上坐在院子里,聞著艾草香,看著蚊子在遠處飛,就是不敢靠近,覺得特別安心。奶奶還教我:“把艾草曬干,點燃了熏屋子,驅蚊效果更好。”
香茅草:檸檬香的“驅蚊盾牌”
香茅草的葉子像草,卻能散發檸檬香。這種香氣對蚊蟲來說像“毒氣”,聞了就逃。朋友小周在院子種了香茅草,夏天晚上,他總摘幾片葉子,放在床頭,說:“香茅草的香味能持續一晚上,蚊子不敢來。”有次我在他家借宿,聞著香茅草的檸檬香,睡得特別香,連蚊子叫都沒聽見。
與健康有關的“小秘密”:天然驅蚊,但需防過敏
這些驅蚊植物天然又安全,沒有化學蚊香的刺鼻味,還能美化環境,讓人心情變好。不過,它們的香氣可能對過敏體質的人不友好。夜來香香味太濃,放臥室可能影響睡眠;薄荷、迷迭香的香氣,有人聞久了會頭暈。所以養驅蚊植物時,最好放在通風處,別離人太近,這樣既能驅蚊,又能保護自己。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