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壇這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石破茂這個首相干了沒多久,就在2025年7月23日對內閣成員放話,說自己要在8月底前正式宣布辭職。這事兒來得突然,但細想想也合情合理。他領導的自民黨和公明黨聯盟,在7月20日的參議院選舉中栽了大跟頭,丟掉了上院的多數席位。這是自1955年自民黨建黨以來頭一遭,兩院控制權全丟干凈。選舉結果一出,支持率直線墜到23%以下,黨內壓力山大,外加民生問題堆積如山,石破茂扛不住了。
選舉失利的主要鍋,得從經濟民生說起。日本老百姓日子過得緊巴巴,實際工資從今年1月到5月,扣掉通脹后降了2.9%,創下2023年9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大米這種日常必需品,價格一路狂飆,家庭食品支出占比沖到28.3%,這是44年來的最高點。實際消費支出從去年4月到今年3月,不升反降0.1%。這些問題其實是前任岸田文雄留下的爛攤子,岸田那時候搞什么發錢抗通脹,結果供給沒跟上,通脹越發越猛。石破茂接手后,沒能快速扭轉局面,民眾怨氣沖天,票全投給了反對黨。
石破茂剛開始還不肯認栽,選舉后第一時間說不辭職,得繼續推進日美關稅談判,避免國家政務卡殼。7月22日,美日貿易協議談成,日本答應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關稅定在15%,還開放汽車、大米和農產品市場。這協議對日本來說是割肉,美國占了大便宜。
但石破茂覺得這能穩住盟友關系,也算給自己留點面子。誰知協議一簽,黨內逼宮聲浪更高。7月22日晚,他本打算和前首相麻生太郎、菅義偉、岸田文雄碰頭,結果時間沒對上,推到23日早上。會談一結束,他就松口宣布辭職計劃。黨內早有苗頭,選舉敗北后,他沒提內閣改組,等于默認自己說話不算數了。
誰接班成了焦點。自民黨內部熱門人選就倆:高市早苗和河野太郎。這倆都是極右翼,典型的反華派。高市早苗1961年3月7日生在奈良縣,神戶大學畢業,1987年去美國當國會研究員,1993年獨立當選眾議員,1996年入自民黨。
2014到2017年總務大臣,2019到2020年再任,2022到2024年經濟安全大臣。2021年和2024年競選總裁,2024年首輪領先,但決選輸給石破茂。她保守得徹底,反對同性婚姻,主張夫婦同姓,還反對女性進職場,說女性該在家照顧男人生孩子。這立場在現代社會聽起來挺落后,但她在黨內有支持。
河野太郎1963年1月10日生在神奈川縣,1996年當選眾議員。2015到2016年行政改革大臣,2017到2019年外務大臣,2019到2020年防衛大臣,2020到2021年疫苗擔當大臣,2022到2024年數字大臣。2021年和2024年競選總裁。2025年1月,他啟動社保研究組。選舉后,他辭了選舉對策副委員長,批評黨內秘書。河野家世顯赫,父親河野洋平是前眾議長,但他自己靠強硬作風出名。
這倆人對華態度一個比一個硬。高市早苗公開說,如果臺海出事,日本得積極和中國打熱戰,還要求中國廢除反間諜法,釋放日方人員。她支持臺灣,主張準聯盟關系。河野太郎更直接,說美日安保條約覆蓋釣魚島,任何改變海洋現狀的國家都得付出代價。他還放話,如果大陸收復臺灣,日本該武力介入。釣魚島問題上,他推動防衛回應,警告中國別動武。這些言論在競選時幫他們拉票,但也暴露了極端立場。
石破茂相對溫和,對華態度是近年自民黨首相里最軟的。他上臺后,還放寬中國游客簽證,試圖緩和關系。但他下臺,意味著日本政壇整體右轉。高市或河野上位,自民黨9月總裁選舉大概率他們中一個勝出,直接鎖首相位子。到時候,中日關系肯定起波瀾。經貿談判可能卡住,外交摩擦增多。日本會加強日美同盟,增加防衛支出,針對南海和臺灣施壓。東京街頭抗議會多起來,警方得忙活維持秩序。
這事兒說白了,日本國內經濟壓力大,民眾不滿執政黨,轉而支持更激進的政客。但激進對華政策,短期拉選票,長期風險高。中日經貿依賴深,日本出口中國占大頭,鬧僵了誰都不好過。中國這邊,一直強調和平發展,但面對挑釁,也會堅定維護主權。釣魚島、臺灣問題,本就是核心利益,日本插手只會火上澆油。
從歷史看,日本政壇右傾不是新鮮事,安倍時代就開始了。但現在中美博弈加劇,日本夾在中間,選邊站隊越來越明顯。石破茂辭職后,自民黨內部派系拉鋸,麻生派可能挺高市,安倍遺脈影響河野。選舉過程會激烈,黨內會議頻開,議員們討論候選。最終誰上,決定了日本外交走向。如果高市勝,她會推憲法修改,強化軍力。河野上臺,數字改革加防衛,會更注重美日協調。
中日關系生變的可能性大,但也不用過度悲觀。兩國地理近,經貿互補強,民間交流多。政客喊得兇,實際操作還得權衡利弊。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多,供應鏈斷不了。中國對日政策穩,強調合作共贏。但如果新首相真搞熱戰言論,摩擦升級在所難免。周邊國家得警惕,日本右轉影響亞太穩定。
話說回來,日本民眾其實更關心民生,選舉失利就是證明。新首相上臺,得先穩住國內。熱戰真打起來,日本小島國,經不起折騰。中國實力擺那兒,和平統一臺灣是底線,日本別自找麻煩。兩國關系,得靠理性政客推動,但眼下看來,鷹派上風。
這變局,考驗中日智慧。希望別走極端路子,亞太和平最重要。日本換首相,政策調整在即,中方需密切關注,做好應對。總之,石破茂下臺是轉折點,中日關系進入新階段,得步步小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