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館》火了,觀眾情感共鳴強烈,不少人稱其為年度最佳。
電影直面民族傷疤,重回1937年那個滿目瘡痍的南京。
2025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影片通過“罪證留存”的故事,將歷史創傷轉化為具象化的民族集體記憶。
以吉祥照相館為縮影,七名普通百姓(郵差、翻譯、演員等)為避難被迫協助日軍沖洗底片。
但在發現屠殺罪證后,從保命轉向冒死傳遞真相。
不借助日本人的日記(《南京!南京!》),不用國際援助的視角(《金陵十三釵》),以受難者為主體就能講好我們民族的血淚故事。
其實,早在1987年上映的《屠城血證》里,已經為“南京大屠殺”題材確定基調。
作為內地第一部直接反映“南京大屠殺”的故事片,本片至今仍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尤其是最后一個鏡頭,被活埋的人,露出一雙手,令人無比震撼,至今印象深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