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為了逃命,用了32架飛機、10多輛坦克發(fā)起集團沖鋒,向這個連的陣地洶涌卷來……敵人的死尸像谷個子似的在山前堆滿了,血也把這山岡流紅了。”
這是魏巍寫的長文《最可愛的人》,對中國志愿軍戰(zhàn)場的描寫,這是載入志愿軍史冊的一次戰(zhàn)斗。這次戰(zhàn)斗中,志愿軍團長嫌棄南韓軍太弱,不愿浪費時間去打,轉(zhuǎn)而在松骨峰的殊死一搏,造就了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
這名志愿軍團長就是38軍335團范天恩,他在阻擊美軍,脫離主力后,應上級要求“阻擊當面之敵”,準備追上主力,后來得知德川戰(zhàn)斗已經(jīng)結(jié)束。
范天恩碰到第四十軍,又在路上抓到幾個南朝鮮俘虜,得知前面也是南朝鮮軍,覺得打偽軍太沒意思,遂決定繼續(xù)追軍主力。
在夏日嶺追到軍主力后,112團師長楊大易剛接到命令,讓他們立即占領松骨峰,阻止美軍南撤。師長楊大易正苦于手頭無軍可調(diào),看到335團,當即高興地大喊“天兵天將!”
范天恩接到的命令是:直插松骨峰,堵住南逃美軍。他帶著部隊急速前進,長時間的行軍讓他們疲憊不堪,晚上他們穿過美軍的炮火,一營占領松骨峰。
一營三連作為先頭兵,還沒來得及修建任何工事,就看見美軍蜂擁而來。疲憊的戰(zhàn)士們一看到美軍第二師的旗幟,立馬就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機槍手搶先開火,打中第一輛美軍汽車,緊接著有人沖上公路,火箭筒射向美軍坦克,天上手榴彈亂飛。
美軍的坦克也被打著了,士兵紛紛掉頭逃跑。沒多久,緩過神來的美軍組織起攻勢,松骨峰是他們撤退的必經(jīng)之路,必須打開這條通道才能活著回去。松骨峰說是“峰”,其實只是個半山半石的小土包,緊靠公路,沒有任何依靠。
范天恩很擔心那邊一點工事也沒有,戰(zhàn)士們沒有地方躲藏,傷亡會很大,指揮二營用機槍火力,支援一營三連方向,以減輕三連壓力,一營的二連三連則在側(cè)邊上好刺刀待命。
美軍瘋了一樣,空軍投下大量燃燒彈和炸彈,地上的火炮也不要錢一樣砸過來,最前沿的三連直面炮彈雨,陣地上大火熊熊。
炮火過后,美步兵發(fā)起沖鋒,一連、二連都在肉搏戰(zhàn)中傷亡巨大,美軍的增援還在源源不斷從公路上過來。
美軍四次沖鋒后,堅守松骨峰的三連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但戰(zhàn)士們并沒有退卻,他們緊靠在一起,回憶了屬于三連的種種輝煌和榮譽,更加堅定要守住陣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