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BM-21火箭炮的爆炸聲在邊境山谷間回蕩,泰國F-16戰機的轟鳴聲劃破天際,東南亞這兩個鄰國的沖突已從零星交火升級為重型武器對決。
僅僅兩天時間,泰柬邊境800公里爭議線上多處爆發激戰,雙方互相指責對方先開火,邊境百姓背著行囊逃離家園——這場沖突為何愈演愈烈?被傳“跑路”的洪森到底在做什么?
兩邊已經打了一天一夜(資料圖)
一、沖突已進入白熱化,雙方傷亡持續增加
沖突第二天凌晨,柬埔寨軍隊率先動用BM-21火箭炮系統向泰國境內持續射擊,泰國隨即出動6架F-16戰斗機對柬埔寨地面軍事目標展開轟炸,下午又加派4架F-16進行第二輪空襲,炸毀多處軍事設施。
地面戰場上,泰國陸軍在四色菊府摧毀2輛柬軍坦克,在素林府爭奪邊境控制權;柬埔寨則以炮擊回擊,宣稱成功擊退泰軍進攻。
傷亡數字在不斷攀升。泰國通報稱,截至24日21時已有13名平民和1名士兵死亡,46人受傷;柬埔寨奧多棉吉省報告1名平民死亡、5人受傷;泰國方面還聲稱柬埔寨已有24人身亡。
雙方對沖突起因各執一詞:泰國軍方稱柬方士兵24日8時20分在達蒙通寺附近率先開火;柬埔寨國防部則反駁說,泰軍8時30分首先攻擊平民區,柬軍40分鐘后才自衛還擊。
如今邊境局勢仍在惡化。泰國陸軍在社交媒體警告民眾遠離邊境,柬埔寨則組織居民撤離危險區域。
泰國文化部長佩通坦含淚譴責柬埔寨攻擊平民,宣布“談判時間已結束”;柬埔寨國會發表聲明,譴責泰國“軍事侵略”,支持洪瑪奈向聯合國求助。
他信婦女(資料圖)
二、沖突背后:歷史積怨與現實利益的交織
這場沖突絕非偶然,而是多重矛盾長期積累的爆發。最核心的根源是法國殖民時期留下的領土爭端——1907年法國殖民者劃定邊界時,將柏威夏寺劃歸柬埔寨,卻把通往寺廟的唯一道路留在泰國境內。
這種“主權歸柬、通道在泰”的畸形安排,讓雙方在這一區域對峙了百年,僅今年5月就曾發生過短暫交火。
現實利益的誘惑更讓爭端難以化解。爭議地區不僅地緣位置重要,還被認為蘊藏大量稀土資源。在新能源產業崛起的背景下,稀土成為戰略資源,雙方自然不愿讓步。此外,邊境貿易和旅游業的經濟價值,也讓雙方在領土問題上寸土不讓。
國內政治因素則成了沖突的“催化劑”。泰國方面,他信家族的佩通坦和首相普坦態度強硬,部分源于洪森此前引發的“錄音門”讓泰國政壇動蕩;柬埔寨方面,洪森父子正需通過“捍衛主權”鞏固國內支持,因此在邊境問題上展現強硬姿態。正如專家楊丹志分析,雙方都需要借對外強硬回應國內訴求。
泰國軍方證實向邊境部署F-16戰斗機并發動越境空襲(資料圖)
三、軍力對比:紙面優勢與實戰能力的反差
從紙面數據看,泰國軍力明顯占優。其現役軍人36萬,是柬埔寨(9萬人)的4倍;空軍擁有48架F-16和11架JAS-39“鷹獅”戰機,對柬埔寨僅有的老舊米格-21形成碾壓;海軍甚至裝備輕型航母,而柬埔寨海軍主力僅是20艘巡邏艇。2024年泰國軍費56億美元,是柬埔寨(7.1億美元)的7倍多。
但實戰中雙方差距并沒那么大。泰國軍隊雖裝備先進,卻因歷史上多次政變導致政府對軍隊信任不足,訓練水平和紀律性一般。
專家石宏指出,泰國空軍在山岳叢林地帶的對地攻擊能力薄弱,F-16的轟炸效果有限。而柬埔寨軍隊雖裝備老舊,卻更適應邊境山地作戰,近年采購的170多輛先進火箭炮在數量上反超泰國,加上士兵作戰勇猛,反而在局部沖突中不落下風。
這種反差在歷史沖突中已得到驗證——盡管泰國裝備占優,柏威夏寺地區長期被柬埔寨實際控制。此次沖突中,柬埔寨能用火箭炮有效反擊,也印證了“實戰能力≠裝備水平”的規律。
佩通坦和洪森(資料圖)
四、國際調解登場,但?;鹑噪y
沖突爆發后,國際社會迅速介入。中國外交部多次表態,希望雙方“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并表示愿發揮斡旋作用;聯合國安理會計劃召開閉門會議討論局勢,柬埔寨已正式請求安理會干預。東盟作為地區組織,也可能出面調解——畢竟泰柬同為成員國,沖突持續將損害東盟形象。
但外部調解效果有限。泰國方面,佩通坦明確表示“談判時間結束”,普坦也稱“需先?;鸩拍苷劇?;柬埔寨雖尋求國際支持,卻堅持要泰國“撤軍”才肯?;?。雙方都在利用國際輿論施壓,而非準備讓步。
不過專家普遍認為沖突不會擴大為全面沖突。楊丹志指出,兩國都面臨發展經濟的國內要務,不愿陷入長期戰亂;石宏也認為,雙方更多是“展示強硬”,實際都在避免沖突失控。這種“斗而不破”的默契,可能為后續調解留下空間。
軍事行動(資料圖)
五、洪森后悔了嗎?現在還看不出來
面對沖突,洪森的表現耐人尋味。他先是駁斥“逃往中國”的傳言,宣稱“坐鎮指揮反擊”,隨后與洪瑪奈、軍方高層召開緊急會議。這種姿態既回應了國內對領導人的期待,也向泰國展示了強硬。
從目前局勢看,洪森未必后悔?!颁浺糸T”雖引發泰國不滿,但沖突爆發后,柬埔寨通過塑造“受害者”形象凝聚了國內共識,洪森父子的支持率反而可能提升。至于未來是否后悔,取決于沖突持續時間——若戰事拖延導致經濟受損,國內壓力增大,態度或許會軟化。
眼下泰柬仍在對峙,炮火未停。但無論誰占上風,長期沖突對雙方都是損耗。正如中方所言,“訴諸武力不是明智之舉”?;蛟S當雙方彈藥消耗得差不多,國內壓力增大時,才會愿意坐到談判桌前——畢竟鄰居永遠搬不走,和平終究是唯一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