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得冒煙?西寧笑了! 七月的火爐模式里,大西北還藏著個“天然空調城”——西寧。它平均海拔2261米,夏天平均才17-19℃,江湖人稱“中國夏都”!在這兒,溫度一過30℃就算高溫預警了。冬天不太冷,夏天絕對不熱,年平均氣溫才19.5℃,老話講“夏不搖扇,冬則重襲不暖”,舒服得很。能“征服”夏天,叫它“夏都”真不夸張!
說起西寧,可能很多人覺得它沒啥存在感。作為一個四線省會,確實低調。但從七月開始,西寧的“涼涼”模式就正式上線,開始刷屏了!
2261米的海拔,就是它當“夏都”的底氣。白天干爽不黏膩,晚上涼快到要蓋被子,晝夜溫差能差10多度。西寧這地方,感覺就是“冬天長點,夏天賊短,春秋直接連一塊兒”。所以夏天反而是它難得的“暖季”,也是當地人出門“踏青”的好時候。
作為青海的省會,西寧是多數人玩西北、去青海湖的必經之地和大本營。這里有日月山,一邊是良田千頃,一邊是草原遼闊;
你能看到漢族、藏族、回族、土族等各民族的藝術精華;晚上冷了?別怕,一頓扎實的牛羊肉和碳水盛宴立刻驅散寒意!西北那種清爽、豪邁又多彩的夏天,西寧全都有!
東關清真大寺: 青海最大清真寺,藏身西寧老城。建筑超有特色,融合了漢、藏和伊斯蘭風格,外面雕梁畫棟,里面金碧輝煌,異域風情拉滿!雖然身處鬧市,但禮拜鐘聲一響,信徒們安靜聚集,陽光透過彩窗灑下來,場面神圣又震撼。
塔爾寺(必去!): 離西寧不遠,藏傳佛教六大寺之一,5A景區,有“藝術三絕”,地位超然!這里是宗喀巴大師的出生地。
寺廟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氣勢磅礴。壁畫、堆繡、酥油花是鎮寺之寶,尤其那用酥油捏的花,栩栩如生,簡直神了!(地址:湟中區魯沙爾鎮)
南關清真寺: 離東關大寺很近,步行幾分鐘。金燦燦的大樓,乍一看還以為到了喀什!建于1934年,主色調是干凈的白色,配著彩色玻璃窗,在藍天下特別有異國調調。
南山公園: 爬上市區南邊的鳳凰山,這里綠樹成蔭,關鍵是視野無敵!山頂的鳳凰亭是俯瞰西寧全景的最佳位置。看日落、賞市景都絕美,法幢寺、南禪寺也在這一片。
北禪寺(北山寺): 建在西寧北邊的北山上,青海最早的宗教建筑,北魏那會兒就有了。寺廟“掛”在懸崖上,下臨深谷,結構奇巧,錯落有致,本身就是一景。
“北山煙雨”曾是西寧八景之一。最有名的是“九窟十八洞”,洞里壁畫和佛像很迷人。山頂的寧壽塔是西寧最高古建,也能看全景。
日月山: 去青海湖路上必經之地,算是進青藏高原的“門衛”。山上有經幡飛舞,牛羊成群,云朵好像就在頭頂飄。傳說文成公主在這兒摔了寶鏡,碎片變成日月兩山,因此得名。
神奇的是,山東邊像江南,山西邊是塞外草原風光,這種反差國內少見。
丹噶爾古城: 西北邊陲的古老小城,一條穿越百年的明清老街。煙火氣濃,文化底蘊也厚。主要看拱海門、城隍廟、老商行、文廟這些,主街800多米長。
幽幽小巷、特色民居、恢弘廟宇、老商號、湟源排燈...都承載著歷史。
高原明珠(浦寧之珠): 西寧的地標觀光塔,集發射信號、城市規劃展示、觀光于一身。現代感和自然景觀結合得不錯。
下南關街: 每個城市都有那么幾條煙火氣十足的老街,下南關街就是西寧的代表。短短幾百米,擠滿了上百種地方特色小吃!逛一趟,既能感受老街魅力,又能被熱氣騰騰的生活氣息包圍。
既然到了西寧,這兩個“王炸”周邊別錯過:
茶卡鹽湖(“天空之鏡”): 離西寧約300公里(車程4-5小時)。湖面像鏡子一樣,倒映著藍天白云,美得純粹又極致,完全能和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湖PK!
被《國家旅游地理雜志》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6-9月是最佳季節,天氣好,湖水清,鹽晶反射效果絕佳。走在湖上,水天相接,像在云端漫步。
青海湖(中國最大內陸湖): 青海的招牌!遠遠看到那片醉人的藍就會被吸引。6-8月是青海湖的“高光時刻”,湖邊金黃的油菜花海怒放,色彩濃烈得像油畫,春天在這里才真正到來。
西寧的美景看花眼,美食更是多到超乎想象!老酸奶、釀皮、甜醅、狗澆尿(一種油餅)、手抓羊肉、抓面……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除了忘不掉的美景美食,西寧舊城老街透著恬靜,加上一點點青藏高原的異域風情,形成了一座你來過就忘不了、來了就不想走的慢生活小城。 這個夏天,逃離酷暑,就來西寧“涼”個痛快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