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于內卷時代,懂內卷的,未必是贏家。但懂養生保命的,一定是贏家。
拼命內卷,不懂得保重身體,基本都處于猝死、崩潰的邊緣。
而日常養生保命,保重身體,基本都可以笑到最后。命長的,就是贏家。
一個人“最惜命”的5個舉動,能夠做到的人,都是贏家。
01
半卷半躺。
一個問題:在內卷的時代,究竟是拼命內卷好,還是不內卷好?
其實,都不好,唯獨“勞逸結合”最好。
該內卷的時候,那就適度內卷;該休息的時候,那就適度休息。有勞有逸,有利于安身立命、保全自我。
只不過,很多人都走了極端。比如說,透支身體,不要命去內卷。
透支一次兩次,那問題不大。可如果經年累月都透支,那身體很快就需要報廢了。
錢沒了,還能夠再賺,可身體沒了,那就真的一失足成千古恨了。要謹慎小心。
02
量力而行。
老祖宗有言:力微休負重。
力量微小、薄弱,那就不要承擔過重的責任、事務,避免壓垮自己。
自己只能賺1萬,那就不要承擔10萬的責任。所有超過自己能力的事兒,都是壞事。
說得直白一點,人要有自知之明,有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
很多人都不懂這個道理,總是喜歡“力微負重”,也就被壓力壓死了。
做人啊,要搞清楚自己的斤兩。量力而行,適可而止,總是沒錯的。
03
三七分原則。
既然適可而止很重要,那我們該如何做到適可而止呢?
堅持三七分原則。凡事,最多做七分,然后留三分的余地給自己。
吃飯,不要吃十分飽,因為十分飽會撐壞腸胃,而應該吃七分飽,有利于腸胃消化。
做事,不能過分做絕,因為過分做絕,最終也會危及自己,而應該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安身保命的第一要義,就是適度。
適度的人生,就像水流一樣,緩緩流淌,奔流不息。而過度極端的人生,就像是烈火一樣,終究會快速熄滅。
04
外出多走走。
如何才能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
我認為,要多接觸大自然,不要一直宅在家里邊,也不要一直待在某個狹小的區域。
有時間,就不要在家躺著,而是多出去走走,爬爬山也好,旅旅游也罷,都是有利于心態積極的。
你看那些經常爬山的人,不僅身材很不錯,精力也十分旺盛,就連心態,也都是一等一的積極樂觀。
反而那些經常宅家的人,特別容易日常焦慮,日常胡思亂想,導致身心出了問題。
世界是廣闊的,而不該是狹隘的。人生也是如此,不要經常待在狹隘的地方,這不利于身心健康。
05
幸福者退讓原則。
近兩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個新概念——幸福者退讓原則。
它指的是,如果你是生活幸福、美滿的人,那你就該適度讓一下那些生活不幸,也不美滿的人。
舉個例子,你是有房有車的高級白領,就不要跟孑然一身、一無所有的人鬧矛盾,而是要及時認慫,謙讓一下他們。
你啥都有,說明你是穿鞋的。而別人啥都沒有,說明別人是光腳的。
永遠都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真出現以命相搏的沖突,那損失最嚴重的,不就是穿鞋的那個人嗎?
所以說,在內卷嚴重、戾氣爆棚的年代,適度謙讓、認慫、退卻,這就是妥妥的保身之道。至于什么硬碰硬,不過是自找麻煩罷了。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