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禪師在《佛陀傳》中,提過人生的三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是無所追求,無所事事;
第二層境界,是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第三層境界,是放下執迷,打破外相。
從無求到有求,是開竅;從執相到破相,則是覺醒。
一個覺醒的人,不再糾結表象,而是懂得抓住本質,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上。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你破相的程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01
破觀念相
前兩天在刷TED演講,其中有句話直戳我內心;
“如今,人們不再定義各種觀念,而是被各種觀念定義。”
仔細想想,我們的確越來越不需要擁有自己的見解了。
每天都有無數觀點和看法,通過各種渠道灌輸給我們。
不管遇到什么問題,總有一個標準答案代替我們做出選擇。
然而歸根結底,任何觀念都只是別人的一家之言。
你可以作為參考,但真正的奧義,要靠自己明悟。
畫家保羅·高更剛入行時,巴黎繪畫界的各大流派正在激烈交鋒。
而他為了確認發展方向,也會經常接觸不同的創作流派。
今天接受了現實主義的風格,明天看到了印象派的理念,可能又會覺得那才是未來。
幾年下來,不僅畫技無所進展,整個人也變得糾結內耗。
直到一次旅行,他路過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島。
面對海天相映的絢麗風景,創作的靈感一下子奔涌而來。
他這才發現,自己一直糾結哪種流派是對的,卻從未想過自己要怎樣的風格。
想通這點后,他索性遠離了巴黎,獨自在海島上琢磨繪畫。
最終他也憑借《塔西提島的牧歌》等獨具一格的作品,躋身一流畫家的行列。
佛經有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沒什么事情一成不變,也沒什么道理能一以貫之。
執著所謂正確的觀念,注定陷入思維的困局。
打破束縛,主動去行動中摸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02
破關系相
張小嫻曾說:一個人的成熟和睿智,往往體現在對待分別的態度上。
年輕時,我們喜歡把各種關系,擺到很高的位置。
總想照顧每個人的感受,不愿割舍每一段交情。
有時甚至寧可放棄難得的機會,也要留住早已不合適的人。
其實在這世上,本就沒人能一直陪伴你左右。
打破關系的濾鏡,大家無非就是為了一些事聚在一起,又因為另一些事各奔東西。
想起小說《滄浪之水》里的池大為。
畢業多年后,他參加了一場大學同學會。
原本他想利用這次機會,跟老同學們好好敘一回舊。
結果聽說他還只是基層干事員,同學們都只跟他客氣幾句,便去招呼其他人。
只有當初班上跟他最要好的哥們,一直坐在他身邊,陪他吃飯聊天。
但他最后發現,就連這位鐵哥們也不是真想跟他敘舊。而是為了打聽他最近的研究項目,抄襲他的選題。
很多人就是這樣,處著處著不是變了,就是淡了。
人生海海,各有渡口,各有歸舟。
與其執著一段早已不再匹配的關系,不如盡早放下,專注自己的人生。
活在緣分里,而不是關系里,才是最睿智的活法。
03
破情緒相
你往井中丟一粒石子,水面蕩起輕微的漣漪。
當你砸下一塊巨石,則會激起劇烈的水花。
而不管你丟下的是什么,水面終有歸于平靜的一刻。
人的情緒,何嘗不是如此。
大事小事,好事壞事,帶來的波瀾都會過去。
你要做的,就是不被短暫的情緒,影響長遠的人生。
網友@一知曾跟同事一起通宵趕活動策劃。
結果第二天早上,老板只是瞄了一眼,就把她們的策劃丟到一邊。
委屈、氣憤、不甘……一時全都涌上兩人心頭。
然而一知深呼吸了一下,照常去干其他工作。
同事卻是遇人就抱怨,做事也沒了心思。
半個月后,一知發現老板仍然用了自己的方案。
打聽后才知道,當天老板遇到緊急情況,根本沒空看她們的材料。
因為方案的完成度很高,老板繼續讓她負責了很多重要項目。
反倒那位當時跟她一起合作的同事,后來很少再有什么表現的機會。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來:情緒是虛的,帶給人的消耗卻是實實在在的。
這也是為什么,強者選擇活在事情里,弱者卻總活在情緒里。
人生在世,別為情緒買單。
很多你覺得豈有此理的事,過段時間你都會發現不過如此。
04
破時間相
你是否也聽過類似的話:
“你也老大不小了,該考慮成家立業了。”
“我在你這個歲數的時候,孩子都快上學了。”
“都這把年紀了,就少折騰吧。”
似乎總有一張看不見的時刻表,規定每個人在特定的年齡段,做某件特定的事。
然而仔細想想,世上本沒有時間,無非是人為設定的概念。
一個人總被時間左右,注定活得隨波逐流,最終只能錯過人生的各種機會。
外貿博主@七彩姐辭職創業時,很多朋友都勸她“再好好想想”。
在他們看來,七彩已經33歲,早就過了闖蕩打拼的年齡。
而且一旦創業失敗,緊接著就是35歲中年危機,到時連份像樣的工作也找不到。
七彩是怎么做的?
她跟這些唱反調的人斷了聯系,埋頭專注自己的事業。
利用此前多年積累的外貿資源,她很快就建立了業務渠道。
短短兩年,她就把公司做到了數百萬元的規模。
反倒是當初勸她穩著的朋友,一個個開始擔心被降薪裁員。
很多人的潛意識里,都認為每件事都有個最適合的時間點。
但人生是曠野,而非軌道,每個階段都充滿無限可能性。
正如一幅漫畫所描繪的那樣。
打破時間的遮蔽,你才能真正看清整個世界。
不必糾結年齡,想到什么就去做,才能把生活過成想要的樣子。
05
破我執相
鄭秀康剛做皮鞋生意時,堅持每雙皮鞋都要手工打造。
沒過幾年,皮鞋廠的產能開始跟不上市場需求。
有人勸他引進自動化設備,提高生產效率。
他卻板著臉說,用機器做出來的鞋是沒有匠心的。
后來有一天,合伙人將公司新產的皮鞋送來給他試穿。
就在他夸贊這批新貨質量不錯時,合伙人告訴他,其中一半都是流水線下來的。
鄭秀康愕然。
他這才明白,當自己還在執著所謂的匠心時,自動化技術早已發展到他難以想象的高度。
《認知突圍》里有句話:
“人要時刻打破自我的邊界,否則你所謂的堅持,大概率只是在一個很低的層次上自我感動。”
很多時候,當你對一些事情無可奈何,并不是這些事情本身很難,而是你陷入了一種我執的狀態。
破開內心的執念,嘗試用新的視角看待問題,則剎那天地寬。
放下固執,并不意味著失去主見。
而是坦然接納自己的局限,在允許不同觀點的同時,也讓自己得到完善。
正如一句偈語所言:
去我執,除偏見,萬物通達于心,無量無邊。
最后,跟大家分享我記了很多年的一段話:
“很多你所在意的事,都是劇場幕布上的投影。
執迷于相,你便是困在劇情里的演員;你若破相,才能成為自己這場人生大戲的導演。”
所見即所執,所執即所障。
凡是讓你掛礙的,無論看上去多么天經地義,都是你要破的相。
如果有一天,你開始試著改變那些你曾堅信的、執著的、在意的事。
那么恭喜你,你的人生已經走上了一條覺醒之路。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