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賽的聚光燈驟然打亮,舞臺中央的名字牌換了新面孔。
當尼格買提的名字從名單上消失時,網友都在猜想“誰能接得住這擔子”。
當鄒韻站定的剎那,觀眾瞬間驚覺“是她?那穩了”。
這個曾讓康輝點頭、董卿贊嘆的姑娘,早就不是第一次用實力顛覆期待了。
01
2019 年的主持人大賽,堪稱“神仙打架”現場。
其他選手還在琢磨“怎么把話說圓”時,鄒韻一開口就自帶氣場。
“腹有詩書自氣華”在她身上徹底具象化。
每一次發言的選題,鄒韻都能帶給所有評委不同的驚喜。
而每一次的發言,總能從評委臉上看到欣慰、滿意等各種贊賞的表情。
就連董卿也忍不住贊嘆鄒韻所有的選題都很有國際視野。
除了主持的能力,英語也是她引以為傲的優勢。
自初中起,她的英文水平就已經出類拔萃。
高中時,還參加了希望英語大賽。
到了大學后,她跟著老師在各種英語比賽中穿梭。
還獲得了兩項全國級的英語演講比賽。
大學學業完成后,她又去英國劍橋大學讀了碩士。
在參加主持人大賽之前,鄒韻有將近10年的工作經驗。
還在駐外報道時經常和康輝同框。
雖不是傳媒類的科班出身,但她在主持方面的才能絕不輸給其他專業人員。
2009年,她抱著同聲傳譯的夢想參加了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
雖然沒能拿到冠軍,但她卻因此歪打正著成為了媒體人。
自那以后,她從旅游戰線記者的工作做起,開啟了她的駐外記者道路。
2012年10月,在美國遭受颶風災害時,鄒韻冒著高空墜物的風險,深入災害地區。
在和康輝直播連線的5分鐘時間內,她詳細表述了本次災害的起因以及安全提示。
鏡頭前,她言簡意賅、沉穩不驚。
但鏡頭外,她的身后是因颶風變得殘敗不堪的現場,她的雙腳早已被冰冷的雨浸透。
在結束了4年的駐外記者工作后,她回到國內擔任了CGTN的出鏡記者。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大閱兵工作中,她擔任了直播工作。
以主持人的身份,用雙語向世界解說中國力量。
9年記者生涯,她的“穩”,是在風雨里泡出來的。
02
2019年,已經是資深記者的鄒韻,突然站到了主持人大賽的舞臺上。
一句“我叫鄒韻,諧音走運”,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好感。
有著新聞播報經驗的她,在入圍新聞組30強后,成功拿下了新聞類的金獎。
可能會有人疑惑,明明她已經有了很高的成就,為什么還要參加主持人大賽呢?
關于這個問題,鄒韻給出了最真切也最真實的回答。
記者和主持人,既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職業,也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視角。
既然已經做了9年的記者,那是否能在接下來的人生朝著主持人的方向努力呢?
為了驗證自己是不是那塊料,她以選手的身份參加了《主持人大賽》。
評委席中,有和她同頻道主持的劉欣,也有曾經一同主持外交活動的康輝。
但她仍以選手的身份謙卑地面對著每一個人。
劉欣眼中的鄒韻,無論主持哪種大型活動,總能駕輕就熟。
康輝眼中的鄒韻,正經歷著從記者到好記者,從主持人到好主持人的轉變。
這種轉變,是他認為的最踏實也最扎實的路徑。
而和她素未謀面的董卿,對鄒韻的感覺是最新鮮也最直接的。
從鄒韻的三分鐘表述中,董卿感受到了她滿滿的自信與親切。
然而,最令人動容的,還是劉欣所說的那番話。
她希望鄒韻在走上主持人的道路后,不要忘記她們。
因為國際上太需要鄒韻這種可以為中國發聲的主持人和記者。
話里藏著的,是行業前輩對“接班人”的期許。
03
鄒韻的全英主持,堪稱國家隊“口語天花板”的存在。
在央視這個“神仙打架”的平臺,她的人緣和口碑同樣亮眼。
從領獎臺到主持臺的六年里,鄒韻的成長軌跡堪稱“職場教科書”。
2021年她接棒《環球視線》時,觀眾發現這個曾經的“新人”已經能游刃有余地與外交官展開深度對話。
雙語主持是鄒韻的“殺手锏”,但她從不止步于此。
當她在24小時內橫跨三國備戰匈牙利總理采訪時,她做了足足100多頁的功課。
且幾乎都是全英文的資料。
在坐車間隙或者妝發間隙,她都會來回翻看自己的筆記。
無論鏡頭外的狀態多么疲憊,一旦面對鏡頭,她總能拿出十二分的干勁。
但誰都不知道,她早已緊張到汗流浹背。
2022年10月,她擔任了《高端訪談》的主持人。
她面對的,都是國家總理這樣的高端訪談對象。
要想和這類人物創造出同頻共振的對話場,絕非易事。
為了能深入采訪對象,她從第一個采訪開始,便始終堅持自己寫提綱。
這也意味著她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查閱大量的資料。
每次新聞播出之后,她總會習慣性地看一下播出情況。
將整體進行一個復盤,從而找尋可以提升的空間。
有人羨慕她“接棒即巔峰”,卻少有人看見:她每天下班后對著空鏡頭練串詞到深夜。
每次節目播完,她的復盤筆記比稿子還長,哪里語氣太急、哪個問題沒挖深,都標得清清楚楚。
如今再看那個站在聚光燈下的鄒韻。
突然明白了,所謂“接住班”,從不是靠運氣接棒。
而是用千百次的準備,把每個機會都變成必然。
結語
鄒韻的故事,哪有什么“走運”?
是颶風里凍透的雙腳,是100頁資料里的紅筆批注。
是9年記者生涯攢下的“見世面”,更是敢放下成就、從零開始的勇氣。
這大概就是她能從颶風現場走到聚光燈下的原因。
真正的“走運”,從來不是撞大運,而是把每一步的扎實,熬成了別人眼里的“開掛”。
部分參考資料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30強選手:鄒韻】她常與康輝白巖松同框卻被你忽略,今天起,讓我們一起認識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