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特朗普對記者表示,哈馬斯不想達成停火協議,他們想死。
顯然,特朗普很憤怒,哈馬斯拒絕停火協議,仍希望保留加沙控制權,即使整個組織已經奄奄一息。
特朗普還表示,事態已經到了以色列必須完成任務的地步,以色列人“將不得不戰斗,他們將不得不清除一切,他們將不得不消滅哈馬斯”。
哈馬斯底氣來源于聯合國相關機構的不斷支持,以及歐洲不斷“鼓勵”,甚至哈馬斯清楚的意識到,歐洲人很好被“忽悠”。
早在1947年之后,聯合國就決定建立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兩個國家,但巴勒斯坦各方勢力拒絕建國,不想和平共處, 只想徹底消滅以色列。
打了幾十年,以色列越來越強大,占據面積越來越大,而巴勒斯坦失去越來越多。
10月7日之后,以色列不給任何機會,拒絕巴勒斯坦建國,以色列不給機會,但擋不住歐洲“強國”之一的法國躍躍欲試。
7月25日,馬克龍宣布要承認巴勒斯坦國,準備在9月向聯合國大會發表講話時正式宣布這一宣言。
盡管馬克龍宣布要承認是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法塔赫),但哈馬斯還是公開贊揚馬克龍邁出積極一步。
馬克龍得到哈馬斯的贊賞,這是不是很驚喜。
馬克龍作為法國總統,其外交政策秉承法國“悠久歷史”,讓人難以琢磨。
根據《蒙得維的亞公約》,巴勒斯坦沒有明確領土邊界,而且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和哈馬斯控制不同區域,巴勒斯坦人至今被認為無國籍的人。
馬克龍要承認巴勒斯坦國,就要先給巴勒斯坦搞一個確定的領土,而不是說沒有意義的話。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邁克·赫卡比建議馬克龍在法國劃一塊地方出來建立巴勒斯坦國。
特朗普直言馬克龍“是個好人”,宣布承認巴勒斯坦“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譴責馬克龍的計劃,稱其“魯莽”迎合哈馬斯宣傳,給10月7日受害者當頭一棒。
美國駐法國大使查爾斯·庫什納批評馬克龍給哈馬斯送禮物,呼吁其在9月份前改變主意。
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譴責馬克龍的決定,稱其鼓勵恐怖活動,并有可能催生下一個伊朗代理人,就像加沙那樣。
內塔尼亞胡還強調,巴勒斯坦人并非尋求建立與以色列并存的國家,而是尋求取代和消滅以色列國。
馬克龍似乎裝作看不見巴勒斯坦人的想法,一味追求“政治正確”,而英國就很謹慎。英國首相斯塔默對英國議員表示,承認巴勒斯坦國是加沙停火步驟之一,言下之意,沒有停火之前是不可能討論這些。
意大利外長安東尼奧·塔亞尼也表示,巴勒斯坦必須承認以色列國才能確保和平。
德國則更加激進,德國宣布,沒有承認巴勒斯坦建國的計劃,這是兩國方案的最后步驟之一,當務之急是立即停火、釋放所有人質,以及解除哈馬斯武裝。
馬克龍第一個跳出來宣布支持巴勒斯坦建國,英國謹慎回應,德國直接宣布沒有承認計劃,歐洲三大國表現迥異。
馬克龍一直夢想法國能成為大國,其外交策略與西方各國大相徑庭、別具一格。
法國在歐洲其實并不受歡迎,馬克龍應該關心自己國內的穆斯林人,而不是為了迎合而迎合,否則,法蘭西斯坦未來也不是沒可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