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南亞不太平,泰國和柬埔寨這對老鄰居突然打紅了眼,連坦克都拉出來互懟了。這事兒表面看是邊境糾紛,但明眼人都知道,背后其實是兩位政治大佬的私人恩怨在作祟——泰國前總理他信和柬埔寨首相洪森,一個放話"要讓洪森付出代價",一個硬扛中國勸架不松口,結果把兩國老百姓坑進了戰火里。
7月底,泰柬邊境突然爆發激烈沖突。泰國派出了F-16戰斗機、M198榴彈炮和無人機,柬埔寨則動用了捷克產的RM-70火箭炮和中國出口的81式、90B式火箭炮,雙方你來我往,打得火星四濺。最夸張的是,泰軍的M60A1坦克被摧毀,柬埔寨的T-55和59式坦克也和泰國的T-84、M60正面硬剛,這架勢哪像是小摩擦,分明是要玩命了。
有消息說,雙方傷亡可能已經過百。但問題在于,泰柬都不是軍工強國,坦克炮彈打幾天就得見底,這么耗下去,除了燒錢,還能撈著啥?歷史上這種小國互毆的戲碼不少見,開局猛如虎,后面往往因為資源跟不上,最后還得回到談判桌。
沖突升級后,聯合國安理會和中國都積極介入調停。中國代表傅聰大使公開表示正在斡旋,馬來西亞和越南也在呼吁停火。按常理,有中、馬、越這些地區大國出面,泰柬怎么也得給個臺階下吧?可偏偏他信在社交媒體上放話:"感謝各國好意,但我們得先讓泰國軍方好好教訓一下狡猾的洪森。"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別勸了,我們還得打!"明擺著不賣中國面子。為啥他信這么硬?一來,泰國軍方在沖突中占上風,他信覺得再打一陣能撈更多好處;二來,他和洪森的私人恩怨越積越深,咽不下這口氣。
但問題是,國際調停不是兒戲。中國作為地區大國,主動勸和是為了避免局勢失控,結果他信一句"婉拒",直接把和平談判的路給堵死了。這種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的做法,怎么看都像是一時上頭。
這場沖突的真正導火索,其實是他信和洪森的個人恩怨。洪森被指控搞了個"錄音門",爆料他信家族的佩通坦陷入政治危機,他信一聽就炸了,直接放話要讓洪森"付出代價"。洪森也不甘示弱,回嗆他信"背叛泰國國王""連自己人都害",甚至翻出2004年他信在泰國南部鎮壓穆斯林的舊賬。
你聽聽,這哪像國家領導人?分明是倆人在網上互噴,結果卻讓兩國的坦克開火,邊境百姓遭殃。傷亡數字往三位數奔,這意味著多少家庭破碎?多少士兵白白送命?政治大佬斗氣,買單的永遠是普通老百姓。
泰柬這種沖突,玩的就是消耗戰。坦克炮彈再足,也撐不了幾天,最后還得回到談判桌。泰國軍方其實已經暗示希望外交解決,但被私人情緒牽著鼻子走,硬是拖到現在。中國、馬來西亞、越南都在勸和,他信卻執意要洪森"付出代價",這不是賭氣是什么?
歷史上類似的事例不少,非洲一些國家內戰,就是因為領導人私仇放不下,結果國家打爛了,老百姓餓肚子。泰柬再這么折騰下去,除了損害兩國關系,啥也撈不著。
說到底,這場沖突就是個鬧劇。邊界糾紛幾十年了,光靠炮轟能解決?政治領袖的私人恩怨,憑什么讓國家戰爭埋單?中國勸架是給雙方臺階下,他信非要"婉拒",除了顯得固執,還能證明啥?
我的看法很直接:趕緊停火,接受國際調停才是正路。彈藥打光自然要停,但人命和經濟損失可回不來。泰柬老百姓要的是安穩日子,不是看兩位大佬在網上互撕,結果坦克
他信和洪森,你們要是真為兩國好,就別再折騰了。中國勸架是給你們留面子,再打下去,丟人的就不只是你們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