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津市啟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引題)
攻堅促就業 奮進創未來(主題)
天津日報訊(記者 廖晨霞)近日,市人社局印發《天津市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于7月開始,啟動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
《方案》明確,就業服務攻堅行動主題為“攻堅促就業 奮進創未來”,時間為2025年7月至12月。服務對象為2025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市、區人社部門登記失業的16歲至24歲青年。
《方案》主要內容包括:
大力推進就業政策落實。全面梳理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人才引進、職稱評價等政策,公開申報條件、補貼標準、辦理程序,形成就業創業政策清單,通過印發政策明白紙、政策匯編,制作一圖讀懂、動漫視頻等方式,面向高校畢業生、各類市場主體廣泛投放。開展就業創業政策、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活動,組織進校園、進企業、進園區、進社區集中宣講解讀。加快推動新一輪就業政策落實,將社會組織納入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范圍,延續實施國有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增人增資政策。大力推行“直補快辦”經辦模式,提高政策落實率。加強對創業主體的跟蹤服務。
及早公布求職就業指引。7月底前,市、區人社部門充分利用各類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發布致2025屆高校畢業生公開信,集中推介公共就業服務主要內容,重點亮出就業創業政策、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名錄、就業創業服務項目及渠道、檔案管理服務機構名錄和服務清單,為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求職指引和便利。暢通高校畢業生求助途徑,線上全年開放求職登記小程序,線下用好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服務平臺,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早登記,確保愿登盡登。
普遍建立實名服務臺賬。7月底前完成天津市高校未就業畢業生信息接收。及時接收外地高校天津市戶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數據信息。匯總2025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信息,通過天津市數字就業創業信息系統,按照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地分解下發各區。依托基層就業服務平臺,摸清轄區內登記失業青年的個人信息和就業、培訓需求,7月底前建立登記失業青年實名臺賬。
全面落實實名就業服務。對納入實名臺賬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登記失業青年實行專人聯系、集中幫扶,根據就業服務需求及時提供“1131”服務,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做好就業情況動態監測。
深入實施困難幫扶行動。及時將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以及殘疾等困難畢業生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建立包保責任,組織專門力量與困難畢業生“一對一”結對,按照“一人一檔”要求,制定個性化幫扶方案,優先提供指導服務,優先推薦就業崗位,優先開展培訓見習,做到“一幫到底、不漏一人”。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可運用公益性崗位予以托底安置。
密集舉辦系列招聘活動。接續舉辦百日千萬招聘、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金秋招聘月等專項活動,加密招聘服務活動頻次。常態化組織線上招聘,加大直播帶崗、遠程面試等力度,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手段,促進供需精準高效匹配。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開展線下招聘,舉辦更多“小而美”“專而精”特色招聘,定向投放崗位。
全力提升求職就業能力。實施青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力組織新業態、新模式、新職業等專項培訓,引導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根據職業規劃、求職意向自主參加技能培訓,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幫助青年提升技能水平。深入實施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開發更多科研類、技術類、管理類就業見習崗位,強化見習規范管理和跟蹤幫扶,支持見習基地留用見習人員。全面推廣求職能力實訓營,為參訓學員提供簡歷修改、面試技巧課程,開展企業參觀、跟崗鍛煉活動。
深入推進青年就業啟航計劃。加強失業青年常態化幫扶,依托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就業驛站等平臺,主動提供崗位對接、就業指導、培訓推介等服務,積極組織企業參觀、舉辦就業沙龍等活動。對求職受挫、信心不足的失業青年,做好心理疏導和求職會診。
大力實施就業權益護航行動。規范用人單位招聘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職業中介活動,從嚴糾治非法職介(網絡)、就業歧視和“招轉培”及“培訓貸”等招聘欺詐行為,治理“蘿卜招聘”“付費內推”等市場亂象。
來源:天津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