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需要與地方產業需求緊密對接。2019年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高等職業學校要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根據《關于持續做好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編制、發布和報送工作的通知》要求,院校年報中的“服務貢獻表”是反映高職院校服務地方和行業發展的管理評價工具。
其中,畢業生留在當地就業情況,是衡量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貢獻度的關鍵依據。
麥可思研究根據各校公開發布的《2024年度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數據,整理出了畢業生留在當地就業比例較高的100所高職院校。
注:*根據“服務貢獻表”說明,公辦學校:如省級財政投入經費的以省域為“當地”,地級財政投入經費的以地級市域為“當地”,以此類推;民辦學校:以學校所在地為“當地”;如有異地校區則分別統計。 **部分未收集到報告院校,以及應屆畢業生人數小于500人的高校未計入在內。
統計顯示,廣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99.49%)、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98.32%)、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97.43%)、北京衛生職業學院(97.17%),是畢業生本地就業比例最高的4所高校,占比均超過97%。
其后該比例排進前10位的高職院校還有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96.70%)、慶陽職業技術學院(96.60%)、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95.47%)、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95.22%)、北京農業職業學院(95.10%)、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94.67%)。
統計中,畢業生本地就業比例超過90%的高職院校共有32所,從院校類型看,其中9所為工科院校,6所為綜合類院校。此外,師范類(4所)、醫藥類(4所)也相對較多。
教育、醫療等領域對人才的地域適配性要求高。這類高職院校為地方關鍵民生領域定向輸送專業人才,體現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的核心價值。
東部地區對高職畢業生吸引力最強
從高職所在地看,畢業生本地就業占比較高的100所高職院校,主要集中在廣東省(21所)、山東省(14所),福建省(9所)、浙江省(8所)、江蘇省(6所)等東部省份。
今年6月最新發布的《2025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中的高職畢業生就業地流向分析,也體現出東部地區對高職畢業生吸引力強的特征。
報告研究顯示,2024屆高職畢業生最集中的就業地為東部地區,占比49.4%,其后是西部地區(25.1%)、中部地區(21.8%,較2020屆上升1.4個百分點),中部憑借承接東部產業梯度轉移,吸納力有所增強。
在三大經濟區域中,長三角和珠三角因產業集聚度高、民營經濟活躍,吸引了大量高職畢業生。這表明,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集聚對高職畢業生就業地選擇具有顯著影響。
注:數據為小編手動整理,如有問題還請指正。
來源:麥可思研究整理自各校《2024年度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聲明:麥可思研究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18602824882),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關注“麥研文選”,獲取更多數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