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從空中俯瞰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千年皇家宮苑與現代交通樞紐隔空對話,一幅西安“古今交融”的城市畫卷徐徐展開。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竇翊明 攝
7月24日清晨,當第一縷晨曦穿透薄霧,無人機鏡頭下的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工筆長卷。這座承載著盛唐氣象的千年宮苑遺址,其恢宏的丹鳳門基址與綿延的殿閣臺基,在金色朝陽中勾勒出令人屏息的建筑剪影。與此同時,不遠處現代化交通樞紐的玻璃幕墻正折射出璀璨的流光,高鐵列車如銀梭般穿行其間——這跨越時空的視覺交響,恰似歷史長河與時代脈搏的深情對望。
無人機航拍視角將這種古今對話展現得淋漓盡致:太液池遺址如一塊溫潤的碧玉鑲嵌在宮苑中軸線上,倒映著21世紀的摩天樓群;含元殿夯土臺基的滄桑肌理與鋼結構高架的幾何線條形成戲劇性碰撞。尤其當夕陽西下時,遺址公園的仿唐宮燈與立交橋的霓虹燈帶同時點亮,仿佛長安城的月光與當代都市的星輝在此刻完成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光影接力。
這種時空折疊的奇觀,正是西安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最動人的城市修辭。大明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采用"層疊歷史"的設計理念,讓唐代夯土層、現代保護結構和解說系統形成立體敘事。而毗鄰的西安北站則以"唐風漢韻"的建筑語匯,用鋁鎂合金屋檐再現了古建飛檐的流動韻律。當游客站在含元殿遺址平臺,既能觸摸到1300年前的蓮花紋柱礎,又能聽見高鐵進站的現代協奏曲,這種沉浸式的時空體驗,讓"西"望長安、"安"放古今的城市精神得到了詩意的具現。
?
?編輯:孫濤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