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孩子剛才趁我不注意往水邊跑,多虧你們及時攔住了!”傍晚的江堤上,市民李女士緊緊牽著孩子的手,對巡邏民警連聲道謝。入夏以來,隨著氣溫攀升,江邊成為市民納涼游玩的熱門選擇,與此同時,溺水風險也隨之增加。哈爾濱市公安局道里分局以“防患于未然”為核心,通過強化巡邏防控、細化勸阻引導、深化安全宣教,為沿江群眾筑起一道堅實的夏日安全防線。
腳步丈量防線 巡邏警力織就“動態安全網”
“先生,這邊江灘濕滑,靠近容易打滑,咱們往觀景臺那邊走更安全。”巡邏民警一邊手持擴音器提醒著正在江灘拍照的游客,一邊在巡邏記錄本上標注重點區域。
為實現沿江安全無死角,道里分局調整警力部署,采取“步巡+車巡+無人機巡”的立體巡邏模式。針對清晨、傍晚、周末等人員密集時段,加密巡邏頻次,延長巡邏時長,確保從日出到日落,沿江每一段岸線都有警燈閃爍。巡邏警力不僅關注岸邊逗留人員,還重點排查江邊防護欄是否完好、警示標識是否清晰,對發現的安全隱患第一時間上報整改,用腳步丈量安全,用堅守守護平安。
耐心化解風險 溫情勸阻筑牢“意識防護墻”
“小朋友,江水看著平靜,底下可有暗流,千萬別下去玩水哦,阿姨給你講個溺水安全小故事吧。”面對在江邊追逐打鬧的孩子,民警沒有簡單制止,而是用生動的案例引導他們認識危險。
針對青少年好奇心強、安全意識薄弱的特點,民警輔警總結出“三勸法則”:先耐心講解江水隱患,再結合案例說明風險,最后引導到安全區域。遇到不聽勸阻的市民、游客及青少年,民警用“磨破嘴皮”的堅持,讓“遠離危險水域”的意識深入人心。截至目前,累計勸阻危險行為500余次,用溫情化解潛在風險,讓每一次勸阻都成為一次安全提醒。
聲音傳遞安全 宣教活動播撒“防護種子”
“暑假到,防溺水要記牢,江邊湖邊不去鬧,家長陪同很重要...”社區活動中心里,民警正帶著孩子們說防溺水順口溜。
結合青少年暑假特點,道里分局開展形式多樣的“防溺水安全進社區、進校園、進家庭”活動。通過發放宣傳手冊、播放警示教育片、組織模擬救援演練等形式,讓孩子們直觀感受溺水危險;針對家長群體,通過微信群推送安全提示、召開家長會等方式,強調監護責任;在沿江廣場、公園等場所設置宣傳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市民講解自救互救知識。截至目前,讓安全知識隨江風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夕陽西下,江風拂過岸邊的防溺水安全提示牌,巡邏民警的身影與漸暗的天色融為一體。從晨光熹微到星光點點,道里分局民警輔警用責任與擔當,守護著一江安瀾,守護著每一個家庭的團圓。這個夏天,江岸邊的警徽閃耀,成為群眾心中最安心的“風景線”,而這份守護,將持續在每一個日出日落中,溫暖著江邊的每一個身影。(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 周慧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