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就在化龍巷視頻號▲
近日
基孔肯雅熱報告病例數
呈上升趨勢
截至目前
廣東省佛山市已報告突破
3000例確診病例
需要警惕的是:
疫情已出現外溢
澳門已報告
接獲2例基孔肯雅熱病例
均有佛山旅居史
7月25日下午
廣州發布通知
7月26日至8月1日
廣州全市將開展
防蚊滅蚊攻堅行動周活動
努力降低蚊媒密度
嚴防蚊媒傳染病擴散蔓延
什么是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經伊蚊(俗稱花蚊子)傳播的急性傳染病。
“基孔肯雅”源于非洲坦桑尼亞的基孔肯雅地區,在當地語言中意為“彎曲的”,意指患者因關節劇痛而彎腰駝背的樣子。
典型癥狀
急起高燒(熱)— 突發39℃ 以上高熱。
劇烈疼痛(痛)— 游走性關節痛,疼痛劇烈。
其他癥狀
皮疹(疹)— 四肢或軀干出現紅斑疹。
頭痛(暈)— 持續頭部脹痛或眩暈。
乏力(疲)— 全身疲倦無力。
基孔肯雅熱突出表現為劇烈關節痛(可持續數月),以手腕、腳踝等小關節多見,腕關節受壓時疼痛尤為劇烈,如有的病人因腕關節腫痛而無法完成開門動作。皮疹多伴高燒,較少出血。有少部分患者可能會留下長期的關節疼痛等后遺癥,影響生活質量。
潛伏期:通常3-7天,范圍2-12天。
傳染期:一般發病當天到第7天。
基孔肯雅熱如何傳播?
傳播途徑:埃及伊蚊、白紋伊蚊。就是我們常說的花蚊子,花斑紋。白紋伊蚊又稱“亞洲虎蚊”。伊蚊通過叮咬攜帶基孔肯雅病毒的人群,病毒可在蚊蟲體內繁殖,再叮咬健康人群,即有發病可能。
不會面對面直接人傳人
握手、擁抱等不會導致傳染!
但1個患者可能感染一群蚊子!
一只蚊子可叮咬多人!!!
目前
我國基孔肯雅熱
仍缺乏特效疫苗和針對性藥物
臨床治療以
緩解癥狀和支持療法為主
所以防蚊滅蚊、避免叮咬
是防護的關鍵
盡量避免前往疫情高發地區
外出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
如何預防及控制基孔肯雅熱?
環境清理很重要
無水則無蚊!翻盆倒罐清積水。定期清理家中的花盆托盤、水桶等積水容器,儲水容器加蓋。水培植物,應勤換水和清理植物根部,避免蚊蟲產卵。
個人防護不可少
物理隔離:家中安裝紗窗紗門,睡覺使用蚊帳。外出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嬰兒車使用嬰兒車蚊帳。
化學驅蚊:暴露皮膚涂抹有效驅避劑(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等有效成分),按說明書使用、定期噴涂。
避免“高峰”:伊蚊白天叮咬高峰是天色微暗時(尤其是6-8時,16-19時),減少在樹蔭、草叢、灌木、積水等處逗留。
成蚊殺滅:居家有成蚊時,可使用殺蟲氣霧劑、蚊香(盤式蚊香、電熱蚊香)等衛生殺蟲劑,電蚊拍等滅蚊。
近期前往流行地區旅游
需要注意什么
1
出發前
需查閱目的國家或地區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地區正在發生暴發疫情或存在較高的基孔肯雅熱感染風險。如果您是孕婦、老年人或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群,盡量避免前往疫情高發地區。
2
外出期間
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蚊子叮咬。出行時,宜攜帶驅避劑,并按照說明使用。也可使用經0.5%氯菊酯處理的衣物和裝備(如靴子、襪子、帳篷等),使用蚊帳、穿寬松的長袖上衣和長褲。盡可能選擇有紗窗的住宿場所。如出現發熱等癥狀,請立即就醫。
3
外出歸常
外出結束后14天內主動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不要猶豫,馬上到醫院就診!一定要主動告訴醫生,是從哪里歸來(旅行史,如剛從廣東佛山或東南亞歸來),有沒有被蚊子叮咬過,什么時候開始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來源:廣州日報、健康南京、常州疾控
網友曝光▲
遇見愛情,就在常州e紅娘▲
找工作,就選常州招聘網▲
點
和告訴其他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