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連自己美債這一個天大的爛攤子都沒收拾好呢,就又讓財政部長出來作妖了。
這不美財長公開放話,不許中國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的石油,理由嘛,自然還是那套“妨礙美國利益”的老生常談。
俄伊兩國在美國制裁黑名單上都黑到不能再黑了,眼看著中國和他們做生意,美國就不樂意了。
這話乍一聽像小孩過家家式的撒潑,細琢磨卻透著股子“我管你全球貿易規則”的蠻橫。
當然咱們中國也沒含糊,轉頭就和俄羅斯、伊朗開了場關鍵會議,我們用實際行動告訴美國:你管天管地,可管不到中國的頭上。
1、美國怎么又來指手畫腳了?
從中美產生實質性貿易戰爭以來,美國隔三差五就對著中國的貿易政策和路線指手畫腳。
那這次貝森特對著中俄伊石油貿易開炮,又是什么意圖呢?
首先,美國這次的表態,本質上是把“美國優先”四個字刻在了腦門上。
貝森特說中國是受制裁的俄伊石油“最大買家”,要“討論這個問題”,官方說法是討論,但說白了其實就是威脅——你要是敢繼續買,我就給你使絆子。
作為美國的眼中之釘,俄伊兩國的石油貿易早就是美國最想打斷的經濟命脈了。
兩國都盛產石油,一個在東歐對抗烏克蘭,一個在中東壓制以色列。
美國可以帶領西方世界孤立俄伊,但它做不到把世界變成美國的一言堂。
自由貿易本就是公平互利的做生意,你西方不做俄伊的客戶,還不許我東方做啦?
因此貝森特才會著重強調,認為中俄伊石油貿易“傷害了”八百桿子都打不著的美國利益。
對別人的石油生意和自由貿易開炮,“美國優先”的自私和蠻橫,被體現得無以復加,其實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拿石油當武器了。
在之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后,直接重啟對伊石油制裁,逼得伊朗石油出口量暴跌。
后來俄烏沖突爆發,美國又拉著盟友對俄實施石油禁運。還搞出什么“限價令”,想把俄羅斯石油價格壓到白菜價,想把俄羅斯往死里搞。
表面上看,美國是在“懲罰”俄伊,順便警告中國,實際上,卻是在維護自己的兩個核心利益。
一是確保自己對全球能源市場的控制權,繼續強化石油美元主導的國際能源體系。
二是通過制造地區緊張,迫使其他國家選邊站隊,鞏固自己的“霸權朋友圈”。
這次美國把矛頭對準中國,說穿了不過是焦慮癥晚期的無用掙扎罷了。
這些年,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布局越來越廣,中俄簽了長期石油天然氣合同,和伊朗簽了25年全面合作協議,中東國家也愿意和中國合作。
美國眼看自己在能源貿易中的份額被擠占,中俄伊卻在緩緩搭建一個嶄新的能源貿易圈。再加上俄伊兩國在東歐和中東給了美國巨大的戰略焦慮,它能不急嗎?
可光急改變不了能源貿易格局,所以只能用“威脅”這種老套路。美國試圖切斷中國和俄伊的能源合作,為自己的霸權體系貼塊補丁。
然而時移世易,現在美國可不是制裁伊朗時的美國了,中國也不是伊朗可比的……
2、中國反擊:反霸不是靠嘴要靠手
面對美國的威脅,中國的反擊堪稱是天外隕石,主打一個又快又硬,在美國發出威脅后,中俄伊外交官第一時間就已經齊聚伊朗。
中國和俄羅斯、伊朗召開三方會談,明確反對單邊制裁,并推進后續能源合作事宜。
這可不是簡單的“外交表態”,而是中國在全球治理中“反霸權”的一次實際行動。
你美國不是又警告又威脅嗎,那索性三國就一起開個會,繼續鞏固一下現有的合作關系。
中國用行動證明了反霸權反單邊主義的決心和能力,順手還把美國這次的威脅踩在了地上。
可能貝森特也有點下不來臺,納悶為什么這次中國的行動這么迅速和有力?因為中國有底氣,這個底氣的最大來源,就是市場規模。
中國是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每天進口量超過1000萬桶。俄伊石油加起來,才占中國進口的15%左右,就算和俄伊都斷了往來,這15%根本動搖不了中國的能源安全。
我們有中東的沙特、伊拉克,有南美的巴西,還有國內的頁巖油增產。
換句話說,美國就算真能切斷中國和俄伊的石油貿易,中國也能找到替代來源。
反倒是美國,拼命打壓俄伊石油出口,俄羅斯和伊朗可能會轉向中國,反美的態度只會更堅決。
這次三方會談,中國不只是“站隊”,而是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比如推動伊核問題政治解決,呼吁國際社會取消對俄伊的不合理制裁。還提出可以搭建能源合作平臺,讓俄伊的石油通過正常貿易渠道進入國際市場。
這些方案既符合俄伊的利益,也符合全球能源市場的穩定需求。
畢竟石油是工業血液,全球經濟增長離不開它。美國想拿政治捆綁石油貿易,只會加劇通脹,害人害己。
更關鍵的是,中國的反擊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美國的“長臂管轄”行不通了,過去幾年,美國用實體清單嚇唬了不少國家,但中國是第一個敢正面硬剛的。
這些年,印尼、沙特、巴西這些國家都吃過美國的虧。美國說“你們要民主”,就制裁你們的領導人;說“你們要環保”,就禁止進口你們的產品。
中國和俄伊合作,就是在傳遞給這些國家一個最直白但極其有力量的宣告——不用怕美國的威脅,大家團結起來,按自己的利益辦事,這才是全球治理的正確方向。
結語
美國這次拿俄伊石油說事,不過是霸權焦慮的集中爆發。
它發現自己越來越管不住全球貿易,越來越拉攏不到盟友,只能用“威脅”這種老套路維持權威。
而中國的反擊,不是為了和誰“對抗”,而是為了維護公平的國際貿易規則。
至于美國,與其整天琢磨怎么“不許中國買石油”,不如想想怎么和中國好好談第三次貿易談判,畢竟合作才能發展,對抗沒有贏家。
參考資料:
1、中俄伊舉行三方會晤討論伊朗核問題?外交部回應——2025-07-23 新京報
2、美國財政部長竟威脅:中國買伊朗和俄羅斯石油,得談談——2025-07-22 觀察者網
3、中美下一輪磋商將涉及購買俄、伊石油問題?外交部回應——2025-07-22 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