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菲律賓,正面臨著經濟壓力的大考驗。馬科斯趕往菲律賓,送上了什么“大禮”?降低關稅的目標真能達成嗎?
1.關稅大棒砸懵菲律賓,“經濟搶劫”開始了?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聲明:8月1日起,對菲律賓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加征20%的關稅,在之前17%的基礎上又漲了三個百分點。該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菲律賓商界和普通民眾中引起軒然大波。
(特朗普宣布對菲律賓產品加征20%的關稅)
菲律賓經濟在相當程度上依賴對美出口。美國市場不僅是菲律賓商品的重要目的地,也是其外匯收入的一大來源。面對關稅上漲,菲律賓采取了多種措施挽救局面。
早在幾個月前,他們就想通過增加進口美國農產品如大豆和冷凍肉類,換取關稅的下調。然而,特朗普并不買賬,不僅沒減稅,還狠狠加碼了。
眼看打動不了特朗普,馬科斯決定親自走一趟,進行為期三天的訪美之旅。但問題是,特朗普的胃口早就被越南、印尼這些國家喂刁了——越南可是咬著牙接受了近乎屈辱的零關稅條件,才把46%的天價關稅降到20%。
馬科斯想要達成目的,只怕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馬科斯訪問美國,希望特朗普“手下留情”)
2.軍事牌換貿易優惠?菲律賓邁出危險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出發前,馬科斯就備好了"大禮包"——在南海問題上站隊美國,在軍事合作上多讓步,換來華盛頓的貿易"恩賜"。
從之前的擴大美在菲軍事基地權限,到提高聯合軍演頻率,再到現在的加強與美國的同盟關系,以共同應對中國。換句話說,菲律賓將中國當成換取美國降低關稅的籌碼。
菲律賓天真地以為,自己作為美國的"條約盟友",應該比越南、印尼這些國家拿到更優惠的條件。但現實是,在美國眼里,菲律賓不過是南海棋盤上的一枚棋子——有用時拿起來擺弄兩下,沒用時就丟在一邊。
所謂的《共同防御條約》,華盛頓政客們嘴上喊得響亮,真要他們為菲律賓出頭?看看過去幾年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行為就知道了:除了派幾艘軍艦來晃悠,動真格的時候一次都沒有。
(菲律賓試圖用軍事合作,換取美國在關稅上讓步)
馬科斯政府現在就像個賭徒,把國家利益全押在了美國身上。可問題是,賭桌對面的美國早就看穿了菲律賓的底牌,還隨時準備修改游戲規則。這場博弈從一開始,菲律賓就注定是輸家。
3.現在的菲律賓,已經到了十字路口
菲律賓現在站在十字路口:一邊是美國的空頭支票,一邊是中國誠意的合作。馬科斯政府的選擇,或決定這個國家接下來的命運。
美國給菲律賓的所謂"安全承諾",本質上就是一張永遠無法兌現的支票。更諷刺的是,美國自己都不相信《美菲共同防御條約》能有多大約束力。如果這個條約真有那么神,南海早就被美軍控制得滴水不漏了。華盛頓政客們反復提這個條約,無非是想給馬科斯政府打雞血,讓他們繼續在南海當炮灰。
對比美國的虛情假意,中國對菲律賓的態度反而更務實。盡管南海存在爭議,但中國仍然是菲律賓最大的貿易伙伴、最重要的投資來源國之一。2023年,中菲雙邊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菲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創造了數萬個就業崗位。
(菲律賓若在南海挑釁,中方也不是吃素的)
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開空頭支票,但也不會用關稅大棒威脅菲律賓。如果馬科斯政府愿意回歸理性,中菲完全可以在南海油氣開發、農業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找到共贏點。
菲律賓2025年將迎來中期選舉,民眾對政府外交政策的耐心正在耗盡。如果馬科斯還不能認清現實,及時調整對華政策,他很可能會在下一輪政治洗牌中成為棄子。
南海問題不是零和游戲,合作才是唯一出路。中國的大門始終敞開,但機會窗口不會永遠存在。菲律賓是時候做出明智選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