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種說法流傳,稱我們每年為印度培養10萬留學生,他們學成之后從事高科技甚至軍工領域來對抗我們,還會盜取中國核心技術機密。那么,這到底是真是假,又是怎么回事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咱們首先要明確兩件事,即印度留學生的數量和他們所學習的專業。
在數量方面,很難找到一個比較準確的官方公布數字。一所大學招收留學生并非大學自行決定,而是國家有一定分配名額。官方雖有準確數字,但并未完全公布,所以只能根據一些可查信息做大致估算。教育部每年會有全國來華學生簡明統計報告,可目前只能查到2012年十來年前的數據,當時印度有10237人,在所有來華留學國家中居第八位,當年最多的是韓國留學生。有分析通過這個數字、在華留學生增長速度以及其他相關信息推測,認為2024年印度留學生大約會接近3萬人。雖然具體分析過程暫且不論,但3萬左右這個數字應該是比較可信的。由此可見,所謂印度留學生有10萬人這個數字太過夸張,明顯是在制造某種焦慮。
接下來看看印度留學生都學什么專業。有人檢索出教育部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作為佐證,提到了印度留學生的三個要點。第一,印度留學生在近10年時間內增長較為顯著;第二,學習的專業多為臨床醫學類;第三,學歷層次以本科和學士學位為主。據說學習醫學專業的印度留學生能占到來華留學生總數的8成,有的說法是差不多9成,不過總量應該不少。排在醫學專業之后的,是計算機工程類專業、漢語言文學以及工商管理等專業。
實際上,留學生并非想學什么就學什么,尤其是軍工類院校都有相應的管控。所以有分析認為,印度留學生多去學醫,我們培養印度留學生學醫算是大德大善之事,他們回去行醫濟世也是好事,只要在技術上適當控制,為印度培養一些醫務工作者是一種人道主義精神,也是我們與人為善的倫理和道德體現。該分析還認為,即便印度留學生去學工科,也只是學基礎課,不會參與到我們的一些重要項目之中,因此危害度并不像網上故意說的那么大。
對于這種觀點,我有不同看法。網上故意制造焦慮甚至造謠當然要打擊,但為印度培養理工學生,也就是培養他們的工程人員,對我們現實的傷害和潛在的威脅還是很大的,并非沒有什么傷害。下面我根據自己作為國防院校工科生的經歷來說說理由。
上大學最重要的是學什么?其實,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學習一種思維方法,以及主動獲得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系統方案及方法。至少對我們理工科來說,能力培養比僅僅獲得專業知識要重要得多。即便是印度留學生只學習一些基礎課,不參與具體項目,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他們還是能夠了解到我們科研體系的整個思路以及獲得相關知識。也就是說,我們為印度培養了一些先進的大腦,這就類似于給他們裝了一個系統,應用軟件他們自己再去搞就不難了,關鍵是他們會學到我們的思路,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印度缺的就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以及怎么樣去系統化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即便基礎課程也是圍繞著這個體系來設置的。印度人又不傻,摸到一個脈絡之后,就能感知到我們的路數。
還有,即便印度留學生不參與我們的某些科研項目,他們還是可能通過各種渠道或多或少甚至接觸到一些內容,這就是直接的風險了。所以在招收留學生方面,我們還真要特別慎重。
這一點上,還真得學一下美國。你看看美國是怎么對待我們留學生的,像理工科、生物類這種前沿科學,能不讓咱們去就不讓咱們去,而要是去學習文化語言、藝術之類的文科,甚至是文藝生,美國人會說“你來多少我要多少”。因為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他們既能賺不少學費,還能借這個機會對我們進行洗腦,美國人很樂意干這種事。
總之,我們在招收留學生時一定要慎重,尤其是對印度的理工科類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