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中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七十歲本應安度晚年,他卻選擇將自家豪宅作為抵押,只為拍一部電影爭一口氣。曾經的喜劇大師陳佩斯,在離開電影界三十二年之后,帶著一部“傳統”作品強勢回歸。
幾乎沒有投資人愿意投資這部電影,在眾多大片的夾擊下,據說它的排片率一度低至令人難以置信的5%,最終只能無奈改檔。
如今,《戲臺》終于正式上映,而各大平臺給出的最終票房預測也已突破三億,震驚了整個行業。這個高達3.6億的預測數字,證明陳佩斯為中國喜劇探索出了一條全新的方向。
“死”了的喜劇王
對于很多90后、00后來說,陳佩斯這個名字也許和老式電視機一樣,遙遠而陌生。但對他們的父輩而言,這三字卻是“春晚”與“喜劇”的象征。
在周星馳尚未成為“喜劇之王”的十多年前,陳佩斯早已將小人物的悲喜、身份錯位的幽默演繹得淋漓盡致。他一度是中國當之無愧的喜劇第一人。
然而就在最紅的時候,他卻“消失”了。他從銀幕和電視中徹底退出,投身話劇舞臺,這一演就是二十多年。
他在劇場里打磨出一部名為《戲臺》的話劇,豆瓣評分高達9.0,累計演出三百多場,場場爆滿。觀眾們說,想真正理解陳佩斯,就必須走進劇場。
正是這部話劇激發了他重返電影圈的念頭。但時代早已不同,沒人愿意為這份“傳統”的藝術情懷買單。原本談妥的投資方臨時變卦,接連撤資,留下數千萬的資金缺口。
換成別人或許就放棄了。但陳佩斯沒有,他毅然將自家別墅抵押出去,妻子和兒子也拿出了全部積蓄。他就像一個孤注一擲的賭徒,賭的不是金錢,而是一口氣。正如他自己所說:
“這電影要是拍不完,我這輩子都無法安心。”
這份堅持近乎固執。民國戲服必須由老匠人親手刺繡,劇場布景必須精確還原1925年的風貌。他自己年事已高,卻堅持親自上陣撞柱子,毫不含糊。
劇組中黃渤、余少群等演員并未索取高額片酬,受傷更是常事。陳佩斯干脆在片場備好了氧氣瓶,以應對突發狀況。
電影拍完后更艱難的還在后面。影院經理普遍不看好該片,甚至覺得安排午夜場都“浪費電”,據說首日排片率低至5%。
誰也沒料到,這匹無人問津的“老馬”,竟憑借觀眾的口碑逆襲。點映期間票房不斷攀升,正式公映后,預測總票房竟突破三億。這不是流量經濟,而是內容本身打動了人心。
而他所呈現的內容,正是中國喜劇的另一條路徑。最終預測票房超過三億,也印證了這條路的廣闊前景。
中國喜劇的另一條路
陳佩斯常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戲臺》正是這句話的最佳詮釋。劇情并不復雜:民國亂世中,一個叫“五慶班”的戲班準備上演經典劇目《霸王別姬》。不料一位不識戲卻持槍的洪大帥闖入其中。
大帥不是來聽戲的,而是為了找樂子。他用槍指著所有人的頭,下達了一道荒誕的命令:今天的戲,霸王不能輸,虞姬也不能死。
一部正劇被強行改成了鬧劇。但這些笑料并非來自網絡段子,也不是演員的夸張表情,更不是低俗的橋段,而是通過層層“錯位”制造出的戲劇張力。
第一層錯位發生在臺下。戲班名角金嘯天是個煙癮極大的人,因鴉片發作無法登臺。陰差陽錯之下,一個來后臺送包子的普通人(黃渤飾)被大帥誤認為名角,被迫上臺。一個真霸王,一個假霸王,身份的混亂引發了一連串荒誕誤會。
第二層錯位發生在臺上。被逼無奈的戲班只能將《霸王別姬》演得荒腔走板。可就是這么一出胡鬧的戲,卻讓臺下的大帥和士兵們看得津津有味。后臺的班主侯喜亭(陳佩斯飾)聽著掌聲,絕望地用頭撞柱子。
最精彩的是第三層錯位發生在戲外。大帥來了又走,城頭旗幟換了又換,可這世道的荒唐劇似乎永無止境。人生才是最大的舞臺。
全片最出彩的角色,當屬陳佩斯親自飾演的班主侯喜亭。他手中始終端著一把小巧的紫砂壺,那是他最后的尊嚴。
戲班風光時,他端著壺神態自若。大帥來了,他低頭哈腰賠笑,可那只端著壺的手,依然穩穩地為大帥斟水。那不是優雅,而是一個底層藝人,在強權面前努力維系的一絲體面。
他的每一次鞠躬、每一次笑容,都透著心酸。他不像戲班的主角鳳小桐(余少群飾)那樣擁有“戲比天大”的理想主義,寧死也不改戲。侯喜亭是個活在現實泥濘中的人,他必須讓整個戲班活下去。
他卑微卻不卑賤。他圓滑卻守住底線。陳佩斯將這個小人物的掙扎、算計和那點微弱的骨氣演繹得入木三分。那把茶壺里,盛滿了他一生的委屈。
最巧妙的是,每當情緒被推向高潮,觀眾即將落淚時,他總能用一個包袱、一個動作,讓人忍不住笑出聲。
他從不讓你沉浸在悲傷中,也從不站出來說教。他堅持喜劇就該讓人笑著離開影院。至于那些苦澀與淚水,他選擇獨自咽下。
這部電影的觀眾畫像頗為特殊,多數為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許多觀眾看完后紅著眼眶說:“好像欠了陳佩斯一張電影票。”
當然,也有部分年輕觀眾不買賬,覺得節奏緩慢、笑點老氣,有些“過時”。在短視頻主導的當下,人們早已習慣三秒一個笑點、無需思考的“快餐式快樂”。像《戲臺》這樣需要靜心欣賞的“深度喜劇”,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電影中洪大帥強行讓戲班更改劇情,臺下觀眾卻照樣喝彩。這不正是對當下某些娛樂圈亂象最尖銳的諷刺嗎?為了流量、為了迎合,藝術的底線和尊嚴被輕易拋棄。
陳佩斯在幕后看片時,看到動情處會突然哽咽。電影殺青那天,他沒有參加熱鬧的殺青宴,而是默默離開,眼眶濕潤。他把淚水留給了自己,把歡笑帶給了觀眾。
結語
最終票房預測定格在3.65億,這個數字在今天看來并不驚人。但就像戲臺上那把反復續水、始終冒著熱氣的茶壺,時代再喧囂,也有人愿意守著爐火,慢慢品這一壺茶。
也許喝茶的人會越來越少,但那份清香、那份執著,仍留在那方寸之間,干凈而純粹。世界再喧鬧,他的茶依舊溫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