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防務網站和俄新社證實,美國的B61-12戰術核彈已落地英國。這是美國時隔17年,再次讓核彈回到英國。各國軍事評論員對此的態度出奇一致:核彈還是放在發射架上最好。
B61-12是什么來頭?
這款核彈的年齡其實比較大了,在冷戰時期就已經研發出來了。起初它是用來對抗蘇聯鋼鐵洪流的,而且在北約集團里有很多國家都有部署,當然控制權一直掌握在美國手上。B61的當量不算大,達不到戰略級別,尺寸也很小,可以放在導彈里,也可以由轟炸機掛載。
這次比較瘋狂的是,美國升級了這款核彈,從序列號可知,這是第12個型號。B61-12的升級之路開始于2011年,它尺寸相比于老款進一步縮小,重量374公斤,長度只有3.6米,與一些空對空導彈相當。
這款核彈最重要的改進是與F35適配,一架F35可以攜帶兩枚B61-12,這就比較恐怖了,這樣升級后,F35就可以充當核轟炸機了。對于歐洲當下劍拔弩張的態勢來說,無異于火上澆油。
B61-12本身并沒有多高的技術含量,它沒有動力系統,F35投放之后,彈體靠自身滑翔命中目標。制導方式也比較原始,慣性制導外加衛星導航,主動雷達導引、紅外制導、圖形匹配這些都沒有。所以它的點誤差還是很大的,足足有30米,如果是一枚普通航彈,它肯定不合格,但它是核航彈,30米還是3米并沒有多大區別。
這枚核彈有四個檔位。最低一檔為300噸TNT當量,然后是1500噸,爆炸威力可以參考一下當年黎巴嫩港口的硝酸銨爆炸,這已經十分恐怖了。第三檔是10000噸,這個噸位再炸一次廣島都夠了。最后一檔則是50000噸。
可以看出, B61-12的威力其實不算特別大,為什么西方的一些軍事專家反應這么強烈呢?大家要記住一件事,核彈做的越小,就意味著它被使用的概率越大,而一旦擁用了核彈,就等于開啟了毀滅之門。
有了戰術核彈后,首先緊張的是無核國家,他們在地球上可謂是沒有生存余地了,像學伊朗和朝鮮這樣動用全部國力研制核武器的也只是少數。如果把戰術核彈用在有核國家頭上,比如俄羅斯,那這些國家肯定也會用核彈進行報復。而報復不一定是對等的,一開始幾千當量相互扔,后面逐步加碼到幾十萬噸,達到戰略級別,再之后就是毀滅。中美俄三國的核彈,可以輕松突破幾千萬噸,一枚就可殺死上百萬人。
美國為什么要在歐洲部署B61-12?
首先,這件事不是突發的。從2023年,俄羅斯穩住戰線后,整個歐洲明白了一件事,原來他們靠軍事打不倒俄羅斯,經濟制裁也沒用。此時,美國就準備在歐洲部署這種戰術核彈了。
不過民主黨執政相對謹慎,但是當下是共和黨執政,行為就比較激進了。有群體認為,部署戰術核彈到英國是“及時且必要的”,在今年的前幾個月,英國接收了幾架F35A戰機,很多人就猜測,這些戰機的彈倉可能做了改進,目的就是為了掛載這款核彈。
其次,美國不想被北約集團拋棄。雖然他是北約的老大,但是俄烏開戰后,美國一直不敢正式下場,威風掃地,德法已經開始跳腳,今年馬克龍甚至宣稱法國的核彈可以代替美國的核彈,為歐洲提供“核保護傘”,儼然一副北約老大哥的派頭。為了在歐洲找回存在感,美國必須要對俄強硬,首先部署在英國,算是對俄羅斯的一種試探和施壓。
下一步,美國很可能會擴大這種核彈在歐洲的部署范圍,在北約核共享框架下,比利時、德國、意大利、荷蘭、土耳其的飛行員已接受投擲訓練。B61-12可以塞進五代機的彈倉,那歐洲的臺風、鷹獅、F16掛個幾枚也不成問題。
有消息稱,歐洲當下六個基地的核武庫也在升級,為的就是迎接新款戰術核彈。而俄羅斯最不愿看到的是,波蘭也在爭取加入共享計劃。
預計在這兩年,美國要完成 400~500 枚B61-12的翻新與交付,總項目費用約110億美元。算下來,一枚B61-12的價格是2000多萬美元,這個價格其實不算貴。
美國的“核訛詐”能得逞嗎?
這就要比一下,是F35快還是高超音速導彈快了。俄羅斯的核彈小型化技術不次于美國,他們可以把戰術核彈頭塞進伊斯坎德爾里,也可以放到匕首里,北約攔不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