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退場,潛艇登臺:普京這回把賭注壓在水下了
這次俄羅斯海軍給全世界打了個樣——哪怕黑海亂成一鍋粥,哪怕“庫茲涅佐夫”號還在船廠里吃灰,普京依舊在北冰洋邊上升了面新旗,把第8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波扎爾斯基大公”號拉進了北方艦隊,戰斗準備狀態走起。
換句話說,海面上的俄羅斯可以退,但水底下絕不含糊。
先亮個家底:這次入列的是955A型第5艘,前面還有3艘955型,加起來“北風之神”已經湊齊8艘了。這種戰略核潛艇的硬實力,不是紙面說說而已——每艘能裝16枚“布拉瓦”洲際導彈,一發最多帶10個核彈頭,最遠射程9300公里,全球哪兒都能打得到。也就是說,這玩意真下海,那就是國家安全的最后底牌。
而且955A是徹底重新設計過的,不再套用老舊的阿庫拉級部件,噪聲更低、推進效率更高,說白了就是更隱身、更能跑、更難被發現。
現在,北方艦隊“紅旗第31潛艇師”已經有了兩艘955A,外加老舊但仍服役的“德爾塔Ⅳ”型、955型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太平洋艦隊那邊也沒閑著,3艘955A、2艘955,組成了一支真正能看家的戰略力量。
普京這次干脆攤牌了:955A再造4艘,885M型“亞森”級多用途核潛艇再來6艘,一共10艘。
而且還不是空頭承諾,955A的9號、10號艇早在2021年就已開工,現在是明確了將來還要搞11號、12號艇。而885M型自從“喀山”號服役后,已經陸續交付好幾艘,再加6艘就是徹底鋪開了。
你如果還沒看懂俄羅斯的戰略意圖,那就簡單點說:水面艦隊是面子,核潛艇部隊才是里子。
俄羅斯現在不指望在地中海或者遠東海面和美國硬碰硬,而是把核潛艇搞強,只要這些“海下幽靈”還在,就沒人敢拿俄羅斯怎樣。
更有意思的是,普京居然還點名說,要繼續造常規潛艇,而且不是“基洛”級,而是被冷落多年的“拉達”級(677型)!
說實話,677型這條線走得非常艱難。第一艘“圣彼得堡”號從1997年開工,搞到2010年才服役,結果連AIP系統都沒裝好,性能堪憂,最后2024年悄悄退役。可普京現在卻說:沒關系,2號艇“喀瑯施塔得”服役了,3號艇“大盧基”馬上交付,總共還要造9艘!
這算不算“拉倒重來”?有點。但也反映一個事實:俄羅斯對AIP、鋰電池這些新技術還不那么靠譜,只能邊造邊試。現在俄造船廠手上同時還在繼續搞636.3型(基洛改進型),兩頭抓,明顯就是一個思路:
等技術追上了,再全面換代,不急著賭一條船。
總結一下普京的這次表態,有幾個信號非常明確:
核潛艇是第一優先級,不管水面艦隊多難看。
戰略核打擊力量必須隨時能拍桌子,必須能打到人家后院。
常規潛艇不會丟,繼續迭代升級,看準機會“技術超車”。
無人潛航器是未來發力點,這是想跳過“航母”這一步直接邁入“深海智戰”。
如果說過去的俄羅斯海軍還在追著西方海軍的背影學,那現在的策略更像是認清了自己的盤子,主動收窄戰線,聚焦水下力量,拼的是生存能力和反擊能力,而不是遠洋炫技。
而這也恰恰印證了那句老話——戰術上你可以輕視俄羅斯,但戰略上千萬別。
這回普京的算盤打得明明白白:你海上壓我沒關系,我在你聽不見的深海里備著“核保險”;你搞航母搞編隊,我就潛著潛著給你來個“布拉瓦”起飛。
水下才是最后的游戲場,而俄羅斯,還坐在牌桌邊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