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造了一半,泰國卻說不要了?
據泰媒報道,近日,泰防長普拉威以“預算緊張”“水域過淺不適合潛艇”為由,宣布擱置潛艇采購計劃。早在2017年,中泰就簽訂了購買3艘S-26T潛艇的軍售訂單。然而,潛艇建造工作接近尾聲,泰方突然撕毀協議,將中方置于被動地位。美媒見狀公開嘲諷道:“這下要砸手里了”。
專業人士分析認為,泰國單方面毀約,離不開美西方從中作梗!
01 潛艇遭“退貨”
2015年,S-26T潛艇擊敗眾多對手,一舉收獲泰訂單。這份價值135億泰銖(約合人民幣27億元)的協議于2017年正式簽訂,根據合同規定,潛艇應配備德國MTU-396型柴油發動機。
然而隨著中美發展惡化,德迫于美方壓力,在“軍 用產品”上實施禁運,拒絕提供潛艇發動機。在后續談判中,中方提供了與德產發動機性能相當的國產發動機CHD620,泰方仍執意取消訂單:“他們造的發動機誰敢用?”
眼看進口德產發動機無望,而我國潛艇建造進程早已過半,外媒借此大做文章:大陸制造將成為國際笑柄!
過去,國產大飛機C919、殲20等都曾深受發動機制約,國際上嘲諷“心臟病”的聲音不絕于耳。不僅如此,美西方還仰仗技術先發優勢,在多個關鍵領域對我國展開打壓封鎖。
然而,不出5年,國產技術就改寫了世界格局。
02 發動機“戶籍”只是借口?
據知情人士透露,潛艇訂單告吹的原因并非發動機不行,而是泰方不敢買了。單從動力系統來看,中方提供的國產發動機實為基于德產的技術升級版,已通過7200小時全負荷測試,我國工程師攻克了包括增壓器適配、熱負荷控制在內的一系列技術難題,油耗、靜音等關鍵指標與德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盡管美西方慣用“斷供”“封鎖”的手段打壓,但這并沒有壓制我國技術崛起的勢頭?,F如今,C919的動力心臟CJ-1000A已完成適航認證,殲20裝載的WS-15發動機推力達18.5噸,將美產F119遠遠甩在身后。
綜上,拋開發動機的表面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泰國已無心為潛艇項目注資。加之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隨著海上力量的顯著提升,水下領域的較量已成為各國必爭之地。在此背景下,泰方若此時接受潛艇,無疑陷入“站邊中方”的尷尬境地。
03 潛艇出口總額突破470億
新加坡《聯合早報》分析稱:“現在的潛艇,絕不缺少買家?!?/strong>
國產潛艇在市場上可謂是香餑餑,中巴最大軍貿項目中就包含8艘潛艇,價值超50億美元。埃及、孟加拉國、緬甸等多個國家,都曾采購中方潛艇,交易總額遠超51億美元。
數據顯示,S-26T潛艇基于039B型改進而來,集成了AIP混合動力系統,擁有1800噸的滿載排水量,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標準。即便泰方放棄購買,完全有能力將這艘潛艇納入自己的海軍編隊,或是將其出口別國。
至于像泰國這般出爾反爾的買家,我們也不必再給好臉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