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珠梨是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其栽培歷史可追溯至元代,素有“梨中珍品”之稱。但由于樹勢老化、土壤肥力衰退等原因,亟需解決寶珠梨樹提純復壯、土壤改良、品質提升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等難題。為此,云南省科協、昆明市科協、云南農業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呈貢區科協及呈貢區繆家營社區寶珠梨種植協會聯合共建了呈貢寶珠梨科技小院,重點解決上述難題,形成“科研—生產—教學”一體化平臺。
專家指導林下滇黃精種植。
科技小院是“科學技術+農村小院”帶動鄉村創新創業的一種發展模式,也是農業院校開展農業科技創新、培養農業高層次人才、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三位一體”創新組織模式。昆明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昆明市有各級農業科技小院45家,包括剛獲得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批復設立的呈貢寶珠梨科技小院、東川小棗科技小院、富民肉鵝科技小院。科技小院的設立,為全市產業提質增效、農業產業創新創業發展等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澎湃動力。
富民肉鵝科技小院飼養的白鵝。
同時,昆明市還依托東西部協作、滬滇合作等機制平臺,積極開展農業專家工作站、農業科技小院等建設,引進中國農業大學李小云、唐麗霞教授等一批知名專家與多所高校聯合開展人才共培共育,與云南省農科院、中國科學院及在昆高校、企業開展人才合作和聯合攻關,組建12個重點產業科技專項工作組,創建基層科研專家工作站26個、科技小院11個。(廖興陽 文/圖)
來源:云南省科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