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參加工作,22歲退休”
山西臨汾蒲縣,曝出的一則魔幻新聞,簡直讓人顛覆認知,
更離了大譜的是,這人一邊領著69萬養老金,還一邊在新單位拿工資。
要知道,領養老金這事不是一人把關的,這種檔案漏洞百出,竟然還能通過層層審核,我的個乖乖,太荒誕了!
這還不算,也是在那幾天,中央預算的審計工作報告公布,在這份工作報告里,一些財政亂象更是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13個省將406.26億城鄉居民養老基金等挪用于“三?!敝С?、償還政府債務。
16個省175個縣截留41.64億惠農補貼,將資金用在了償還債務和發放公職人員工資上。
110個縣將40.89億元的義務教育學校補短板的資金給挪用,用在了償還地方債務、平衡地方預算以及修建教師辦公樓上……
這些問題如今都在追查,但是在全國機關事業單位大清理風暴中,這些還只是小插曲。
接下來,一場關系數百萬機關單位的大清理拉開序幕,5類崗位出局的風險更大了
01、
政策發威,500萬編外崗位“岌岌可?!保?/p>
編外人員“清退令”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2014年,國家就要求各級單位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并解決在編不在崗、吃空餉等問題。
然后就看到這些年,各地都開始了編外人員清退,
比如福建泉州永春縣發布的通知,明確提到,服務窗口使用的編外人員一個不留,超編10%的單位必須大幅裁員。
這可不是個例,湖南某縣衛健、教育系統各清退500名編外人員,遼寧岫巖滿族自治縣通過精簡1581名編外用工,
大連市旅順口區也宣布2024年精簡編外用工1374人,并計劃2025年完成兩年精簡50%編外人員的任務。
更讓人緊張的是,不少地方開始暫停招考。
還有的地區甚至還宣布退出2025下半年事業單位聯考,為啥這些年突然變得這么嚴格?
說白了,編外人士成本也不低,據說全國現有編制人員9000萬人,編外人員約3000萬人,人均成本超12萬。
現在養老金并軌改革推進,這些“影子崗位”,財政實在養不起了!
02、
6類崗位清退風險增加
①兩頭占坑的“借調崗”
“以前,我們鄉鎮一些在職在編干部職工被借調到縣里面各個部門,在編不在崗、一人兼數職是常態。今年年初以來,上級部門開始規范借用干部管理。原來一個人的工作現在由更多人分擔,我們再也不用沒日沒夜加班了?!?/p>
在湖南永州市融媒體中心發布的消息中,雙牌縣五星嶺鄉黨政辦負責人這樣介紹。
暫時借調,本是工作需要,但是一些單位和部門卻將“短期借調”變成“長期占用”、借調干部變成“主力隊員”…… 種種違規借調亂象引起各地重視。
據消息成,湖南吉林已經整治違規借調,并清退3000人。并且有些地區已經開始組織職能部門,通過每月1次隨機抽查、每季度1次蹲點調查等方式,強化違規借調人員行為的日常監管,明確“到期必須返崗”的規定。
②“吃空餉”的幽靈崗。
像臨汾“1歲上崗”這種奇葩事兒,此前也有類似的情況,前幾年的新聞周刊消息,各地各部門對“吃空餉”現象進行專項整治活動后,5年內清理清退“吃空餉”16.3萬人。
前幾天華夏時報的消息,天津一醫院院長非法收受錢款共計約1174萬元,其子“吃空餉”躺賺百萬元。
可見關于“吃空餉”的專項整治并沒有結束,一旦查出,清退是必然。
③掛羊頭賣狗肉的“馬甲”崗。
比如掛著“水利工程師”頭銜,卻天天干著填表格的工作,頂著“農技專員”名號,每天只是忙著端茶倒水...
像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馬甲”崗,也會進行清理。
④無所事事的閑置崗。
有些崗位,純粹就是閑差,壓根兒沒啥正經事做。有網友說,南京某個區之前清理了不少不在正式編制內的人員,里面七成都是后勤、保安這類崗位。
這些活兒其實完全可以外包給物業公司干?,F在“購買服務”新政下,正加速消失。
⑤是超期服役的臨時崗。
比如疫情期間成立的某個“流調專班”,疫情都結束兩年了,這個專班居然還有47個人的編制留著,里面的人整天沒事干就刷手機。
現在這種項目結束了、任務完成了卻還占著坑不撤的崗位,就是重點清理對象。
崗位改革是痛苦的,也是順應時代趨勢的。以后可能還有更多隱形崗位面臨時代的沖擊,
面對這種情況,唯一的應對之法就是:趕緊學點東西,必要時考慮更換賽道,
切記,真正的鐵飯碗,從來不是某個固定崗位,而是你隨時能拿得出手的本事。
未來,不提升自己、不干事的人,終究會被時代狠狠拋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