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給日本下達工作指令!日媒稱這是恥辱,日本承諾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購買100架波音飛機,立即購買美國大米,購買總額80億美元的美國產農產品和食品,每年還將額外購買數十億美元的美制軍事設備等等。
日本承諾未來幾年內要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用這筆錢干啥美方說了算,重點就是要幫美國擴建本土產業,推動美國產業升級。
日本還要從美國采購一大批商品,包括100架波音飛機,800億美元的農產品,這里面有玉米、大豆、大米,還有生物乙醇、航空燃料等。
今后每年日本還得繼續花幾十億美元去買美方指定的武器系統,粗粗一算2024年日本向美國的采購光商品就快800億美元。
日本“應該”買什么、買多少,具體數字、種類都寫得清清楚楚,農產品、軍備、能源、飛機一項不落,分年度有指標,和過往那些自由貿易磋商完全不同,這不是互換市場開放,而是像做清單一樣事無巨細地寫在紙上。
美國這邊真正承諾給日本什么?似乎沒什么硬性任務,協議里沒有給自己列明要從日本進口多少貨,沒有答應放開對日本商品的主要市場限制,特別是對汽車行業,日本原本的出口稅率只有2.5%,現在美國直接上調到15%,這對日本核心產業打擊特別大。
日本本來指望美國給自己農產品、機械出口松松綁,結果美國一拖再拖,只說“將來可以再談”,并沒有給什么實在承諾。
協議紙面上只寫日本買什么,金額多少、交付時間都規定死,其實投資5500億美元,日本手里的自主權微乎其微,更多是政治性的投資任務,怎么分配、投向哪些產業,也是美國說了算。
波音飛機訂單既沒有公開競標,也沒給其他制造商機會,直接點名美國公司,農產品進口更是無條件買單,無論日本國內實際市場需不需要美國大米玉米,都得想法調整本國政策“騰地方”。
美國方面在協議發布后,直接對外宣稱這份協議是“保護美國工人、拉動美國就業”的成果,日本投資的資金怎么用,美國自己分配,最終還得讓利潤優先回流本國。
表面上一些附加條款里美國承諾暫時不對日本全面升級關稅,但日本關心的許可和對等市場政策,美國統統沒有正面答復影響很大,汽車加稅之后,等于日本這塊“主心骨”被美國緊緊掐住,日本相關企業只能被動接受。
這份協議根本跳過了自由貿易應有的市場競爭和等價互惠原則,協議定得非常死,不給日本自主調整空間,這無形中讓日本政府和企業全部變成了“執行采購令”的角色。
日本專家擔憂簽下這個協議,日本自主制定產業和貿易政策的空間會更進一步被擠壓,未來想過分自主都很難。
現在日本主流社會已經出現了很強的不安情緒,大家都在討論自己國家到底還能不能自主決策,國產產業的利益還能不能守住。
有人甚至擔心自己會不會在未來別的領域也被美國下達類似采購任務,久而久之變成“順差在美國、風險在自己”這樣尷尬的狀況。
這次美日協議內容細致,金額巨大,日本要投錢、采買、配合美國產業升級,美國主要收獲,不做對等承諾,關鍵行業還能繼續收日本高關稅,這種明顯不平等的結構,把日本推到了貿易和外交窘境的邊緣。
日本能否借此調整政策爭取更多自主,這場考驗遠未結束,未來日本到底該怎么破局,社會各界還在艱難摸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