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創新藥持續大漲,不少創新藥已經翻倍,甚至翻幾倍,但仍有不少創新藥卻沒怎么漲,還在底部震蕩,今天復盤發現一只凈利潤連續8年增長的創新藥股票,已經連跌四年,從最高34.98元跌到了最低9.38元,摩根士丹利、高盛、以及北向資金卻重倉持有。
從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看,香港中央結算(北向資金),一季度加倉5954.98萬股,目前持股2.61億股,位列公司第一大股東;摩根士丹利一季度減倉1067.27萬股,目前仍持股1883.34萬股,位列公司第七大股東;高盛一季度減持462.57萬股,目前仍持股1551.46萬股,位列公司第十大股東。
那么這家公司有何魅力能讓兩大外資投行以及北向資金同時重倉持股呢?
這家公司發行價25.78元,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所屬行業為專業服務-檢測服務,主營業務為食農及健康產品服務、環境檢測業務、建筑工程及工業服務、計量與數字化服務、海事及自然資源服務、綠色低碳和ESG服務、消費品服務、汽車及金屬材料服務、電子科技服務和醫藥及醫學服務。
公司公司2024年的經營縫隙看,生命科學營收28.41億元,占比46.69%,毛利率50.42%;工業檢測營收12.04億元,占比19.79%,毛利率45.25%;消費品檢測營收9.880億元,占比16.24%,毛利率43.53%;貿易保障營收7.639億元,占比12.56%,毛利率71.21%;醫藥及醫學服務營收2.873億元,占比4.72%,毛利率20.43%。
公司是國內第三方檢測的龍頭企業,覆蓋生命科學、工業測試、消費品檢測等核心賽道,通過AI檢測,數字化轉型構建技術壁壘,國際化布局與精準并購強化全球競爭力。在創新藥方面,公司子公司隨州華測生物已經構建覆蓋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檢測、上市后質量監測的全流程服務體系。
業績上,公司上市十多年來,一直穩定盈利,凈利潤更是連續8年持續增長,2024年歸母凈利潤9.211億元,今年中報業績4.631億元至4.707億元,同比增長6.06%至7.80%。業績還是非常不錯的。
二級市場上市,公司的股價在2021年時最高漲到了34.98元(前復權),這也是它的歷史最高價,此后便開始連續下跌4年,去年7月份的時候,股價一度跌到了最低9.38元,近一年來股價一直在底部震蕩盤整,截至周五收盤,股價報收于12.53元,總市值210.9億元。
摩根、高盛兩大國際投行以及北向資金之所以敢重倉持股,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公司股價從高位連續下跌四年,調整也比較充分,下跌空間不大。
二是,公司是第三方檢測認證行業龍頭,且業績持續8年增長,經營穩定,比較放心。
三是,公司不但有創新藥概念,還有雅下水電、網絡安全、汽車芯片、物聯網、機器人、無人機、數據中心,華為等多達30多個熱門概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