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 沈陽聯合產權交易所第9次發布商業城相關資產掛牌轉讓公告,從今年4月1日掛牌起,已經過8次降價,轉讓底價/出讓底價已由原來的149574.65 萬元下調至64386.9823 萬元,降了8個多億,相當于打了4折。
4月1日:轉讓底價/出讓底價: ¥149574.65 萬元
4月30日:轉讓底價/出讓底價: ¥134617.185 萬元
6月5日:轉讓底價/出讓底價:¥121155.4665萬元
6月13日:轉讓底價/出讓底價: ¥109039.9199 萬元
6月23日:轉讓底價/出讓底價:¥98135.9279萬元
7月1日:轉讓底價/出讓底價:¥88322.3352萬元
7月9日:轉讓底價/出讓底價: ¥79490.1017 萬元
7月17日:轉讓底價/出讓底價:¥71541.0914萬元
7月25日,轉讓底價/出讓底價: ¥64386.9823 萬元
沈陽百姓一家親注意到, 2023年經歷兩次司法拍賣:6月掛11.5億、9月降9.2億,均流拍。
沈陽商業城于1991年開業,開業即成為沈陽現代化商業標桿,即便經歷1996年特大火災,不但元氣未傷,而是以更現代的面貌回歸。
2010年,斥巨資改造的商業城重塑為歐式古典風格,目標打造“五星級購物廣場”,經營面積擴至9.1萬平方米,并計劃二期擴建至14萬㎡。
自2006年起,上市公司*ST商城(沈陽商業城)扣非凈利潤連續15年虧損,面臨退市風險。
期間,茂業國際通過增持控股30%,試圖重組保殼,均因股東反對或政策失敗。
2014年茂業國際控股后三次重組失敗,2022年王強接盤宣布“剝離百貨業務,轉向半導體投資”,商業城徹底淪為資本殼資源,經營根基被掏空。
做為沈陽人心中的地標,其衰落,是沈陽人心中的痛,希望能夠盡早尋到買家,重現昔日輝煌。
來源:沈陽百姓一家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