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陽光出精品,在圈內已是口口相傳口碑。
最初,以頻繁出懸疑爆款出名,后來年代劇把關上,也出來一部又一部佳作,創作團隊因此出名。
流量時代,專注精良制作,輸出IP作品,口碑反響不錯,新作品拉滿期待值。
《櫻桃琥珀》由正午陽光出品,趙今麥、張凌赫領銜主演,改編自同名IP小說。
三個標簽展現出這部劇具有暑期檔待爆電視劇潛力。
沖著兩位演員的流量熱度,以及他們的專業表演實力,還有一部分人是一搭CP粉來觀眾。
多方人氣加持,播出后的關注度頗高,站內熱度迅速飆升。
但比起期待中的熱度,仍欠點火候。
劇情時間跨度長,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代背景,圍繞林家和蔣家兩個家的孩子蔣嶠西林其樂,及其與他們青春期成長的一群小伙伴展開。
故事從主人公童年時期開始講起,一群小孩與父母扎根群山生活,遠離城市喧囂的山區里,他們過著充實和美滿的童年生活。
父母陪伴身邊,還有一群嬉戲玩鬧的小伙伴,林其樂(林櫻桃)在愛的環境中長大,命運讓她和蔣嶠西相遇于童年。
蔣嶠西的爸爸是電廠經理,是林其樂爸爸單位的領導,蔣嶠西跟隨爸爸走進群山,結識林其樂等人。
童年時期相遇,為他們后來再度尋找彼此埋下伏筆。
年代社會變革和人物成長,原著精神內核展現個體命運在社會變化中的起起伏伏。
原著的女主林其樂是一個聰慧的女性,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內心強大,勇于追逐人生理想。
她堅強且獨立,堅定尋著心之所向方向前行,對人生如此,對學習和愛情亦如此。
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她用行動將蔣嶠西從痛苦深淵帶出來,默默陪伴身邊,用愛治愈彼此。
林其樂的陽光明媚,積極活潑,體現在人物面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上,而不是僅僅體現在愛情中的救贖存在。
林其樂收到“不要再寫信給蔣嶠西”的消息,隱約不安,從群山趕往省城。
她獨自上省城尋蔣嶠西,但曾經親密無間的伙伴近在眼前,他卻向所有人宣告他們不相識。
蔣嶠西身不由己,他的母親控制欲極強,他的一舉一動被監視,不想林其樂牽連其中,假裝不認識來自群山的林其樂。
避開監視視線,蔣嶠西私下與林其樂重歸于好,彼此珍視對方。
雙向奔赴的愛情固然精彩,尤其還是上一次在《度年華》扮演相愛相殺夫妻大火一把的CP組合,再度在新劇上撒一波糖。
但脫離原著內核,偶像劇化故事,導致年代流失,時代背景下小人物勵志向上的反抗精神淡化。
林其樂的世界一直圍繞蔣嶠西的世界,宛如男女主劇本互換。
林其樂窮追不舍,承受校園暴力一聲不吭,但看到蔣嶠西活在哥哥的陰影下和母親的控制下,她想方設法替蔣嶠西尋找出路。
蔣嶠西與母親發生口角,情緒激動,差點傷害自己,林其樂剛好闖進來,阻止悲劇發生。
“英雄救美”變成“美救英雄”的偶像劇情節。
林其樂從群山到省城,再到香港,一路追尋蔣嶠西的步伐。
“追妻”之路換成“追夫”之路,執著追愛故事線太單一,女主人設塑造成一個被愛牽著走的“戀愛腦”。
林其樂大篇幅的情節,只有走向蔣嶠西的橋段,只要有蔣嶠西的地方,她一雙雪亮的眼睛全程熾熱,“望夫石”般渴盼得到愛的回應。
筆墨用于人物追求愛情,人物成長部分削減,人設單薄。
主要女性角色不夠飽滿,代入不了追愛心路歷程。
偶像劇失去主場,究其根本脫離實際生活,曾經一戰成名的經典橋段,放在如今的市場,不再是入劇看點,是勸退觀眾雷點。
年代題材現實感沉浸式代入,各類題材紛紛巧借年代感發展故事。
但不論是懸疑劇,家庭劇還是愛情劇,劇本飽滿度,人物塑造力,獨具創新的視角,皆需要每一部作品精細化,絕非表面形式借助題材熱度。
如果只是換另一個年代談戀愛,無結合年代創新發揮,其實跟看一部俗套愛情劇差不多。
本質上,市場的沉淪來自創作沉淪,深層次挖掘漸漸處于無力狀態,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可輕易借鑒版本。
比起林其樂單薄“戀愛腦”形象,蔣嶠西的人物更具生活感,人物成長層次是逐漸向上的過程。
林其樂像一束明媚陽光,照射在蔣嶠西身上,唯有她能讓他理智清醒,追逐自己想要的人生方向。
蔣嶠西一直活在母親安排的人生里,成為母親眼里哥哥的替身,為了讓父母滿意,他盡力做好乖孩子,扮演父母想要的角色類型。
母親讓他參加奧數集訓,他并不想去,但不能不去,最后他獲獎了,完成母親的希望,也意識到該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蔣嶠西覺醒,向原生家庭施加本不屬于他人生的規劃反抗,漸漸了解內心深處熾熱彭拜的愛。
小時候母親忙于工作,他只能跟隨父親到群山工作單位生活,父母忙于工作,缺少愛和陪伴的時間段,是群山里林其樂等人的陪伴,讓他感到無味的人生充滿樂趣。
當從群山回到省城,小伙伴們遠離身邊,他又回到壓抑的家庭生活,遵循嚴格標準生活學習,壓力驟增,無處釋放。
最需要母愛的時候,身邊只有父親,最需要自由的時候,母親無處不在,極端的人生處境,泯滅孩童的天真,努力活成父母想要的模樣。
后來家庭遭變故,父母事業雙雙遇到沖擊,連唯一真正關懷他的表哥也遭遇嚴重事故癱瘓,整個家族處在困難之中。
作為家中獨子,蔣嶠西不得不擔負重任,扛著累累債務,照顧癱瘓表哥。
蔣嶠西的人生困境不止局限于與林其樂愛而不能在一起,他的人生每個階段遭遇的困難迥異,正是現實考驗一步步塑造出人物完整人格的過程。
到香港干苦力活,苦苦支撐家庭和事業發展,曾經的少年忽然一夜之間成長起來。
蔣嶠西的成長變化,讓我們看到與原著時代變化下小人物順應現實發展的成長歷程,苦難中撐起一片天地的勵志心態,賦予故事深刻意義。
但也正是蔣嶠西的現實感,襯托林其樂偶像劇女主既視感,兩種人設的人生,不止現實差距,故事割裂感滿滿。
導演在很多橋段運用鏡頭美展現氛圍感,增添主角在一起時的情感濃厚氛圍。
但過多的偶像劇濾鏡感和鏡頭,反倒讓年代感被偶像劇畫面喧賓奪主,有時候看著就像是在看現代愛情劇。
刻意放大男女主顏值的細節投入亦如此,張凌赫高大與趙今麥小小一只同框,最萌身高差展現體型差美。
鏡頭捕捉身高差放大亮點和糖點,同時對人物角度輪廓多視角呈現,特寫和近景刻畫人物五官外形形象。
視覺上看到制作團隊絞盡腦汁創作時代增添人物美感,以審美襯托男帥女美的狀態。
畢竟是正當紅的小生小花,表演默契度高,帶來的表現符合大眾標準。
只可惜瑜不掩瑕,“戀愛腦”初始印象勸退太多觀眾,獨立自主,清醒理智的設定,是時代趨勢,違背主流思潮,融入不了大眾世界,尋不到共鳴感。
可惜了又一部令新老粉期待的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