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萊恩前幾天剛從中國回來,空著手就跑去蘇格蘭見特朗普了。這事說大也不大,說小卻不小,畢竟歐洲這邊還沒想明白怎么跟中國打交道,美國那邊又在打自己的小算盤。事情得從七月底說起,馮德萊恩當時說自己代表歐盟來中國,結果連正式邀請都沒有,就是自己跑過來了。
她在談判桌上提了三個要求,第一個是讓歐洲企業更容易在中國賺錢,第二個是放松稀土出口限制,第三個是要中國停止跟俄羅斯做生意。這三個要求聽起來都挺離譜的,尤其是稀土這塊,以前特朗普想搞到中國的稀土還不得不讓步呢,現在歐洲居然覺得張嘴就能要。
中國方面直接拒絕了大部分要求,只簽了個關于氣候的協議。馮德萊恩就這樣灰溜溜地回去了,轉身又要跑美國。現在網上都在傳,歐洲這是要跟美國一起對付中國了?不過仔細看歐盟內部情況,德國法國忙著保自己的生意,東歐那幾個國家又跟波蘭立陶宛湊一堆,說什么要強硬對抗。意大利干脆什么都不表態,英國雖然退出歐盟了,還在兩邊傳話。
特朗普現在倒是給歐洲開了條件,說要收15%到20%的關稅,鋼鐵汽車這些還要加稅。歐洲這邊一聽更亂了,因為加稅會讓他們出口美國的成本更高。很多專家說,歐洲現在自己都團結不起來,哪還有力氣跟中國搞對抗。
中國這邊其實挺淡定的,歐盟企業這兩年反而還在增加對華投資,尤其是德國那些車企,生產線都要搬到中國了。美國那邊雖然喊著要聯合歐洲,可他們自己的半導體管制已經讓歐洲車企在中國市場吃大虧了。
現在大家最關心兩個問題,一個是馮德萊恩跟特朗普到底談了什么,另一個是歐盟內部能不能統一意見。不過看現在的情況,歐洲自己都是一盤散沙,德國忙著保產業鏈,法國想著多賺中國錢,西班牙盯著中國游客,波蘭那些國家又跟美國勾搭。這種情況下,要他們齊心協力搞事情根本不可能。
美國那邊特朗普也不是好說話的主,歐洲的產品進了美國要加稅,反過來美國賣到歐洲的東西價格也漲了。兩邊看起來像在走近,實際上各懷心思。歐洲企業這些年在中國賺了不少,突然要斷掉關系肯定舍不得,但美國那邊又不停施壓。
現在中國和俄羅斯的貿易正常得很,歐洲就算想插手也拿不到什么實權。再說歐洲自己稀土也沒多少,中國要是真卡脖子,他們的工廠馬上就要停工。很多歐洲公司私下里還在擴大在中國的投資,根本沒跟著歐盟喊話。
馮德萊恩這次算是吃了閉門羹,但歐洲好像還沒想清楚下一步該怎么走。有的國家覺得應該硬碰硬,有的國家又想兩邊都不得罪。美國那邊雖然張口閉口跨大西洋合作,可實際開出的條件讓歐洲企業更難受。這種局面估計還會持續下去,誰也別指望短時間內能有什么大變化。
時間到了現在,歐洲跟中國談崩了,又去跟美國碰頭,但內部矛盾沒解決,外部又遇阻力。這事兒就像個死結,解開很難,但硬拉著往一處扯只會更亂。中國跟俄羅斯的貿易繼續,歐洲企業照樣投資,美國的關稅讓兩邊都頭疼。未來會怎樣還不知道,但眼下就是這個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