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奧委會最近一錘定音,宣布要全力申辦2036年奧運會,這消息一出,立馬引爆了體育圈和網友之間的各種討論,畢竟印度這“申奧夢說了不止一次,真要成事還得打個問號,畢竟過去十幾年里,印度三次真正出擊申辦卻都鎩羽而歸,這次到底是不是真的認真了,還是又一個“雷聲大雨點小的戲碼?你說巧不巧,這回對手也不少,卡塔爾、沙特、印尼、土耳其都虎視眈眈,印度想混個臉熟都不容易,更別說拿下舉辦權了。
先說說擺在印度面前的五大硬傷——安全、衛生、基礎設施、組織管理和交通,光看這幾個詞,誰都知道,這不是簡單的“改改場館“修修道路就能解決的,尤其是安全和衛生問題,過去中國運動員去印度參賽,吃壞肚子退賽的新聞還歷歷在目,環境衛生差,比如今年金奈站比賽,張本智和都在賽場上發現鳥屎,這種細節上的“粗心大意,放到奧運這樣全球矚目的舞臺上,很難不被放大檢視,更別說國際奧委會的標準有多嚴苛,印度要是沒解決這些根本問題,估計不僅僅是申辦失敗,連口碑都難保。
再說經濟和基礎設施,卡塔爾和沙特這兩個鄰居,經濟實力都比印度強不少,基礎設施也不落下風,機場、交通、安保系統都能讓人放心,印度雖然人口多達14億,但體育基礎和公共服務建設遠遠不能和這兩個國家比肩,尤其是交通擁堵、公共安全事件頻發都成了硬傷,想要承辦奧運會這樣的大型國際賽事,場館能搭起來不難,但背后的配套和管理才是大考。
其實,印度體育的整體水平也處于一個尷尬的階段,巴黎奧運會117人參賽,0金牌,這成績怎么看都不算理想,雖然拿下一銀五銅,射擊和男子曲棍球相對靠譜,射擊項目甚至能給中國夢之隊帶來點壓力,但整體來看,印度體育還沒達到真正的世界頂尖水平,別光看板球強,那是另一碼事,奧運項目里,印度還得繼續努力。
申辦奧運,除了硬件和軟件,印度還有個“軟肋是組織和管理能力,過去申辦失敗的經驗告訴我們,印度這方面確實有提升空間,光是官僚主義和效率問題,可能就讓國際奧委會皺眉,畢竟奧運會不是說有錢就能辦好,背后需要的是一套成熟的組織體系和執行力。
話說回來,印度申辦2036年奧運這事兒,既有夢想,也有現實的撞擊,誰不想把世界級大賽搬回家門口?但面對5大障礙和激烈競爭,印度能不能像歷史上那樣拿下12枚奧運金牌的輝煌,拿出足夠的底氣和準備來迎接挑戰,這才是關鍵。
最后說句心里話,支持印度申奧沒錯,畢竟體育全球化要多元發展,但更希望印度能把基礎打扎實,別再像過去那樣“喊得響,做得少,要不然這申辦夢遲早還是要被現實打回原形,等著看吧,2036年奧運會會不會真的有印度的身影,還是又一場“喊話大秀?球迷們拭目以待,別光點贊回懟,時間會給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