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突然宣布,2025年下半年要連辦三項國際足球邀請賽,男足一線隊、U-22和U-18梯隊全員上陣,10月到11月的賽程排得滿滿當當,這消息一出,球迷群立馬炸了鍋,期待和疑惑齊飛——到底是真的“大動作,還是又一場“折騰式操作?
先說重點,男足國家隊分兩撥邀請賽分別在10月初和11月中旬舉行,計劃邀請2到4支球隊,光這兩個月,國足可能得踢6場熱身賽,密度翻倍,過去一年才踢五六場,這力度明顯加碼,難怪老球迷感嘆“往死里練啊,可問題來了,邀請的對手到底能不能看?如果對陣的都是東南亞水平,贏了好聽,輸了也沒人意外,反倒被罵“躲避強敵,這活兒就沒啥含金量
更有趣的是U-22和U-18賽事都改成了四國賽,足協強調要“全球范圍邀約,這就挺新鮮——年輕球員多跟歐美強隊過招,確實是好事,畢竟你光在亞洲圈里混,水平上不去才怪呢,不過這背后也透露出足協的心思,尤其是把原本的U-20改成U-18,顯然是瞄準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年齡段,跟國際賽制接軌,這點值得點贊,畢竟青訓斷層是老生常談,跟著奧運會節奏走,才有利于培養真正能打硬仗的人才
不過,7月的U-17女足邀請賽和9月的男足邀請賽說取消就取消,尤其是9月那場早就傳得沸沸揚揚,甚至巴西隊都敲定了,結果突然喊停,這操作讓人摸不著頭腦,不少網友直接在足協官微留言“定好的賽事能不能別折騰,人家外國球隊面子往哪放?業內人士透露,這主要是國字號隊伍調整建制,教練換人、梯隊年齡層變動自然要跟著調整,但說到底,球迷不買賬,誰不想看到穩定且高質量的比賽呢?
申辦城市的競爭熱度也極高,長沙球迷特別激動,去年賀龍體育場辦的中國之隊邀請賽,4.2萬觀眾爆滿,國足2-1贏泰國,賽后球員還給球迷鞠躬留影,長沙球迷直呼“福地必須再辦賽,網上自發造勢,曬出草皮照片、申辦海報,甚至有餐飲老板喊著“申辦成功啤酒免費喝,這陣仗真有點兒接地氣又暖心,給國足加了不少人情味
當然,除了長沙,廣州、上海、成都這些大城市也被看好,廣州天河體育場是國足老主場,去年世預賽12強賽就在那踢過,上海足球場草皮質量頂尖,成都辦過世乒賽,賽事組織能力杠杠的,整體看,足協更傾向于有硬指標保障、場地安保到位、接待能力強的大城市承辦,畢竟去年有城市因為組織混亂,球迷排隊兩小時、廁所堵塞的鬧心體驗還歷歷在目,辦賽不是鬧著玩的,錢和人力投入都不小
再說回比賽質量,這才是球迷最關心的,“國足到底能不能借這機會翻身?成了關鍵詞,去年長沙那場贏泰國,短暫讓國足世界排名飆升到78名,但很快又跌回80名開外,現實殘酷,比賽多不代表水準高,關鍵是對手強不強,能不能打出含金量,甚至有網友建議學女足搞“玫瑰之星邀請賽,專請世界排名前十的隊伍,輸了不丟人,贏了賺面子,這思路很實在
U-22和U-18梯隊的邀約同樣需要升級,別老是找日韓,再請巴西、西班牙等強隊,哪怕被灌五球,也比在亞洲圈混日子強不少,這種磨煉才是成長的催化劑,青訓教練也點贊這種調整,畢竟對標國際才有出路,但也有人擔心年輕球員身體還沒完全發育,跟歐美強隊踢會不會受傷,這點需要科學管理和合理安排
總體來看,這波“三賽連辦確實是足協的新嘗試,至少看得出想法不再單純“擺爛或者“做做樣子,而是想通過密集且國際化的比賽讓國字號隊伍找到差距,積累經驗,尤其是在年輕梯隊上做文章,這能不能真正轉化為戰績,還得看執行力和對手配置,畢竟比賽不是光靠場地和觀眾熱情撐起來的
最后,申辦截止8月6日后,足協會綜合評估,預計9月公布結果,不管長沙、廣州還是其他城市拿下承辦權,球迷們最期待的還是國足能有實質進步,別光忙著辦賽,得好好篩選對手,制定科學備戰計劃,畢竟再多場次也比不上真正的勝利和進步,這才是廣大懂球人最關心的點,畢竟我們等國足崛起的心,早已不是喊喊口號那么簡單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