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時總愛挑嫩的?看到蔬菜長皺、變老就趕緊扔掉?
在夏季的時候,很多蔬菜生長速度非常快,過一兩天不采摘,往往就長老了!
但是,有些蔬菜就像陳酒,越老越有味道,不僅營養價值沒打折扣,吃法還更獨特,甚至比嫩的時候更值錢呢!
今天就來聊聊這6種“越老越吃香”的蔬菜,長老了可別扔掉了,留著讓它繼續長,以后再遇到可別浪費啦!
(1)莧菜
老話說“六月莧,金不換”,農歷六月份的莧菜確實很鮮嫩,嫩得能掐出水,嫩葉炒著吃滿口清香,但你知道嗎?
長老的莧菜梗才是“隱藏款”美味。鄉下老人常說:“莧菜嫩時吃葉,老時吃梗”,等莧菜長到半人高,莖稈變得粗壯堅硬,就到了做霉莧菜梗的好時候。
把老莧菜梗洗凈切段,焯水后晾干,放進壇子里加點鹽和涼開水密封發酵。過幾天打開壇子,那股獨特的“臭味”就飄出來了,這可是浙江紹興等地的經典風味。
發酵后的莧菜梗軟嫩多汁,用來蒸豆腐、炒辣椒都特別下飯,而且經過發酵后,膳食纖維更容易消化,還產生了豐富的益生菌,對腸胃特別好。
(2)南瓜
菜市場里的嫩南瓜清炒脆甜,而那些表皮發黃、帶著白霜的老南瓜,才是過冬的“寶藏”。
老南瓜不僅耐存儲,放一兩個月都不會壞,口感也從脆嫩變成綿密香甜。
老南瓜的糖分和營養會隨著成熟度增加,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含量比嫩南瓜高得多,用來蒸著吃、做南瓜粥、烤南瓜餅都特別合適。
冬天燉肉時扔幾塊老南瓜,既能中和肉的油膩,又能讓湯變得香甜濃郁。家里老人總愛留幾個老南瓜到冬天,說吃了暖胃又養人,這話可不是沒道理的。
(3)黃瓜
很多人一直好事,黃瓜是綠色的,為何叫黃瓜!那是他們沒見過老了的黃瓜,它就是黃色的!
現在普遍都是吃嫩黃瓜,就是青色的黃瓜,不管是黃瓜蘸醬、涼拌都清爽,或者是放水果生吃,都是不錯的!
但長到表皮發黃、籽變硬的老黃瓜,另有一番風味。別以為老黃瓜只能扔掉,其實它是燉菜的“秘密武器”。
把老黃瓜削皮去籽,切成大塊和排骨、五花肉一起燉,燉出來的湯鮮甜回甘,黃瓜吸飽了肉香,變得軟綿入味。
老黃瓜的水分雖然少了,但膳食纖維更豐富,而且苦味素含量增加,夏天吃還有清熱解暑的作用。農村老人夏天燉菜就愛用老黃瓜,說它“越老越養人”。
(4)絲瓜
嫩絲瓜炒雞蛋是家常菜,但等絲瓜完全成熟、表皮變干發黃,就成了天然的“絲瓜絡”。把老絲瓜曬干后去皮去籽,剩下的網狀纖維可是個寶。
絲瓜絡用來洗碗刷鍋不沾油,比鋼絲球更溫和,還能用來洗澡去角質,天然又環保。
其實老絲瓜絡不僅是清潔工具,還是一味中藥,用來煮水喝能清熱通絡,家里有老人的話,夏天煮點絲瓜絡水喝,解暑又養生。
(5)眉豆
嫩眉豆炒著吃脆嫩可口,而長老的眉豆莢飽滿堅硬,里面的豆子才是精華。
等眉豆徹底成熟變干,剝出來的豆子圓滾滾的,用來燉肉、煮粥都特別香。
老眉豆的蛋白質和淀粉含量很高,經過長時間燉煮后粉面香甜,和五花肉一起燉,豆子吸足了肉香,吃起來比肉還過癮。
秋天收獲的老眉豆曬干后能存一整年,冬天用來做雜糧飯、打豆漿,營養又實惠,農村人都愛囤著過冬。
(6)老姜
生姜是廚房必備調料,但很多人不知道“姜還是老的辣”這話一點不假。
嫩姜辛辣味淡,適合泡醋、炒菜,而那些表皮粗糙、皺紋多的老姜,辣味更濃,香味更足。
老姜的姜辣素和揮發油含量比嫩姜高,去腥提香的效果更好,燉肉、煮魚時放幾片老姜,能有效去除腥味。
而且老姜的藥用價值更高,冬天受涼感冒時,煮碗姜糖水驅寒,一定要用老姜才夠味。家里備幾塊老姜,做菜調味、日常養生都用得上。
其實啊,這些蔬菜的“老”不是缺點,而是時間賦予的獨特價值。下次再遇到這些長老的蔬菜,不妨試試這些做法,說不定會愛上它們的“老味道”!
你家里還有哪些“老蔬菜”的獨特吃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