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里的吃飯戲很有講究,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父母愛情》里的歐陽懿。
這個角色吧,你說他討厭吧,他又挺可憐。
你說他可憐吧,有時候又讓人氣得牙癢癢。
但仔細想想,他這一輩子,其實就藏在那四頓飯里。
從年輕時的目中無人,到中年時的卑微掙扎,再到晚年的放飛自我。
每一頓飯都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他的性格、命運,還有那個折騰人的大時代。
第一次吃飯,是他剛回青島,西裝筆挺地請全家人吃西餐。
說是感謝大家照顧他老婆安欣,其實呢,就是想在江德福面前顯擺。
他打心眼里瞧不上這個“土包子”團長,覺得自個兒是留過洋的高材生,談吐優(yōu)雅,吃個牛排都得講究幾分熟。
結(jié)果呢?江德福直接要了雙筷子和全熟牛排,反倒把他噎得夠嗆。
那時候的歐陽懿啊,就像個沒摔過跟頭的公子哥,嘴上沒把門的,動不動還抱怨“沒解放軍老子過得更好”。
這話放現(xiàn)在聽著都刺耳,更別說那個年代了。
所以后來他成了“右派”,一點兒都不冤,性格決定命運,這話真是一點不假。
第二頓飯,是他平反后去江德福家。
這時候的歐陽懿,早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fā)的青年了。
在小黑山島當了十幾年“右派”,天天和漁民一起風吹日曬,整個人灰頭土臉的。
飯桌上,安欣隨口一句“老歐”,直接讓他破防了。
他紅著眼睛吼:“我是歐陽懿!我是歐陽懿啊!”
這一嗓子,喊出了多少委屈?
當年那個自命清高的知識分子,如今連自己的名字都成了奢望。
可你說他完全認命了嗎?也沒有。
那聲吶喊里,還藏著一點不甘心,就像他后來對江德福說的:“不是誰都能當右派的。”
這話聽著像自嘲,可細品,又有點詭異的驕傲。
時間跳到第三頓飯,老年歐陽懿又請江德福吃西餐,還是當年那家店。
但這次,他不再是顯擺,而是真心實意地感謝。
感謝江德福這些年明里暗里的幫襯,感謝他給女兒安排參軍,甚至感謝他們一家子沒拿自己當瘟神躲著。
這時候的歐陽懿,總算學會了低頭,也懂得了感恩。
可你要說他徹底變了嗎?也沒那么徹底。
他嘴上說著“下回請你們?nèi)ジ呒壍牟蛷d”,那股子知識分子的矯情勁兒,還是若隱若現(xiàn)。
最后一頓飯,是在江德福的干休所。
老年的歐陽懿徹底“原形畢露”了。
抱怨亞菲結(jié)婚不請他,嫌棄茅臺不夠檔次。
甚至得意洋洋地說“右派也不是誰都能當?shù)摹薄?/p>
氣得江德福直翻白眼:“老歐怎么越老越渾了?”
安杰一句話點破真相:“他一直就這德性!”是啊,骨子里的東西,哪那么容易改?
可有意思的是,這個“渾人”后來居然主動回了小黑山島,和當年那些“改造”他的漁民喝酒吃肉,談笑風生。
這時候他才真正放下了,不是認命,而是和過去和解了。
你看他晚年玩電腦、搞網(wǎng)戀、炒股,活像個老頑童,嘴上還嚷嚷要“放蕩不羈”。
說到底,他折騰了一輩子,終于活明白了,時代洪流里,人能守住的,也就是心里那點不肯死透的驕傲。
歐陽懿這個人啊,就像他吃過的那些飯,年輕時是帶血絲的牛排,硬要裝高級。
中年成了冷掉的窩頭,硌得嗓子疼。
老了反倒像一鍋亂燉,啥滋味都有,可熱乎乎的下肚,反倒最舒坦。
人這一生,總要摔幾個跟頭才能學會走路,總要咽下幾口苦飯才能品出甜味。
而真正的成熟,不是變成別人眼里的“好人”,是像歐陽懿最后那樣。
認清了自己是個什么貨色,然后理直氣壯地繼續(xù)活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