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朋友喝酒,聊到泰柬沖突時,他開始焦慮,此時的泰國社交媒體上已經開始出現泰國人攻擊在泰柬埔寨人的情況了。而他手下有十幾個柬埔寨工人......
沖突發生的第一天,泰媒鋪天蓋地地報道了泰國平民被炸死的消息,特別是四色菊府的7歲小男孩慘死在奶奶懷里的視頻隨著各個頻道的輪番播出。畫面殘忍,情緒撕裂,民間的憤怒迅速升溫,社交媒體上已經開始出現報復柬埔寨人的聲音。
果然沒有多久,網上出現了一則泰國人攻擊柬埔寨人的視頻。視頻顯示,一名泰國前拳擊手在一處生鮮市場找到三名柬埔寨勞工,要求其中一人向柬埔寨軍方傳話“停止傷害泰國平民”,該男子答應了。
隨后,他要求另一名柬籍男子譴責襲擊行為,但對方只是對著鏡頭微笑,前拳擊手似乎不滿,隨即一記耳光扇了過去,并怒斥道:“那些攻擊泰國平民的柬埔寨士兵,你們或許不會受到懲罰,但你們的同胞會。”
而后他甚至試圖攻擊另兩名緬甸人,在知道對方不是柬埔寨人后才放行。
我仿佛已經能預見,一些荷爾蒙過剩的青少年、無所事事的街頭混混、對社會滿懷憤怒的邊緣人士,正蠢蠢欲動,摩拳擦掌地等著“法不責眾”的時刻,在民族主義的幌子下釋放私人的怒火與仇恨。
更令人不安的是,緊接著網絡又出現了一段在柬埔寨,泰國人被毆打的視頻。仇恨在兩個國家的邊境兩側迅速蔓延,正往失控的方向滑去。
但讓我稍感意外的是,當我用翻譯軟件查看相關視頻下方的留言時,發現大量泰國網友其實是在譴責暴力,反對攻擊柬埔寨平民。這些理性的聲音,提醒著我們:社會的底線尚未崩塌,群體的情緒也并非一邊倒。
官方也顯然注意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隨后泰國的中央調查局(CIB)在7月25號也發布了公告,任何襲擊在泰柬埔寨人的情況都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7月26日,泰國總理辦公室副發言人阿努功也出鏡表示,盡管邊境地區局勢緊張,但生活在泰國境內的柬埔寨人并未參與沖突,不應成為攻擊對象。他呼吁民眾保持冷靜,遵守人道主義原則,杜絕任何形式的民族仇恨與暴力行為。
必須承認,政府的通報未必能完全阻止私下的暴力行為,但這份態度和法律的姿態,仍能有效為社會降溫、筑起底線。
法國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遙遠的1895年自己的著作《烏合之眾》中就說過: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
130年過去了,人類依舊在制造沖突和戰爭,但我們至少應該在某些方面更好一點。
尊重個體、反對暴力、保持理性——這些不是高尚的選擇,而是文明的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