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不怕晚”,這話放在電影《戲臺》上,再合適不過。
想當初,《戲臺》剛開預售,那場面,簡直是“慘淡”無比。
預售總票房才26萬,在同期上映的一眾電影里,顯得格外寒酸。
當時網上一片唱衰聲,不少網友都說:“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陳佩斯這次怕是要栽跟頭。”
畢竟,在這個流量為王、資本至上的電影市場。
一部沒有流量明星加持,還出自一位71歲老藝術家之手的電影,實在太不被看好。
可誰能想到,現實狠狠打了資本的臉。
7月25日上映第一天,《戲臺》就像一匹橫空出世的黑馬,票房口碑雙雙逆襲,遠超預期。
從最初的二十來萬,一路狂飆到如今票房破億,豆瓣評分穩定在8.0分,貓眼購票評分更是高達9.6分!
這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不僅讓陳佩斯揚眉吐氣,也讓整個電影圈為之一震。
陳佩斯,這位喜劇界的傳奇人物,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
一、《戲臺》:這么好的電影,卻遭“排擠”?
民國亂世,北平德祥大戲院迎來五慶班演出。
班主侯喜亭(陳佩斯 飾)正待名角金嘯天(尹正 飾)壓軸亮相《霸王別姬》。
誰知剛攻占北平的軍閥洪大帥(姜武 飾)槍口一指,非要讓包子鋪伙計大嗓兒(黃渤 飾)登臺唱霸王!
臺上,黃渤套著霸王戲服背對觀眾亮相,荒腔走板一開嗓,觀眾怒砸茶杯。
臺下,洪大帥子彈上膛逼戲班就范。
男旦鳳小桐(余少群 飾)護著戲箱發抖,戲院經理(楊皓宇 飾)跪地求饒,教化處長(陳大愚 飾)滿口大道理卻手足無措...
亂世戲班一夜之間成了“生存修羅場”。
假霸王頂真角兒,票友變“名角”,草包大帥偏是戲癡。
一群小人物在槍口與戲臺間,上演了一出笑中帶淚的荒誕大戲。
可就是這樣一部充滿內涵和深度的電影,在剛上映前,遭遇了重重困境。
上映前三天,被其他電影提檔“排擠”,排片量少得可憐,甚至很多場次都被排在在冷門時段。
還有人嘲諷說:“陳佩斯都71歲了,誰會去看一個老頭子拍的電影”?
在那些人眼里,陳佩斯似乎已經是過去式,他的作品也跟不上時代潮流了。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二、《戲臺》火爆的原因
如今,《戲臺》票房一路高漲,已經突破1.31億,在貓眼和豆瓣上的評分也相當亮眼。
能取得這樣出色的成績,可不是靠運氣,而是有實打實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原創劇本,誠意滿滿。
在這個很多電影都依賴網絡梗的時代,《戲臺》的原創劇本像一股清流。
它沒有花里胡哨的網絡流行梗,也不蹭任何熱點,只是專注于講好自己的故事。
陳佩斯花費大量心血,精心打磨劇本,把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刻畫得入木三分。
電影以民國戲班為背景,展現了那個亂世中,小人物們的悲歡離合和艱難求生。
表面上看,劇情充滿荒誕色彩,各種意外和誤會讓人捧腹大笑。
但笑過之后,細細品味,卻能感受到其中的凄涼與無奈。
假霸王能登上舞臺成為主角,真霸王卻因為煙癮只能在幕后掙扎。
平日里的票友戲迷,在機緣巧合下也能登臺唱戲。
草包大帥明明啥都不懂,卻非要對戲曲指指點點,強行改戲,活脫脫一個入了戲的“戲癡”。
而真虞姬即便在生死關頭,也堅守著自己的風骨,絕不隨波逐流。
老班主為了保住戲班,半生奔波,在關鍵時刻,哪怕低頭折腰也在所不惜。
這些主角們的命運,就像一條條相互交織的絲線,環環相扣,共同構成了一個精彩又完整的故事閉環。
它沒有刻意去歌頌什么偉大的事跡,只是真實地展現了普通人在亂世中的無奈與堅持。
這種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對人性的細膩描繪,是很多電影都無法比擬的。
第二個就是,全員實力派,演技在線
《戲臺》能成功,離不開演員們的精彩表演。
陳佩斯自不必說,他在電影中飾演的侯班主,簡直就是這個角色的不二人選。
那種對戲班的熱愛,對傳統戲曲的堅守,以及在亂世中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都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人忍不住為之動容。
黃渤飾演的大嗓兒,把一個普通包子鋪伙計的憨直、樸實和機靈勁兒,簡直演活了。
他在臺上唱《霸王別姬》時那荒腔走板的樣子,還有面對大帥時據理力爭的神態,都讓人忍俊不禁。
同時又能感受到這個小人物身上的善良和勇敢。
姜武飾演的洪大帥,將軍閥的霸道、草莽和無知,詮釋得十分到位,尤其是他那一口濃濃的唐山話,為角色增添了不少喜劇色彩。
尹正飾演的金嘯天,把名角兒的那種高傲和無奈,以及“煙癮”發作時的痛苦,演繹得入木三分。
讓觀眾對這個角色既同情又惋惜。
余少群飾演的男旦鳳小桐,舉手投足間盡顯柔美,將角色在困境中的掙扎和轉變,刻畫得細膩而真實。
這些實力派演員們,用他們扎實的演技,讓每一個角色都鮮活起來。
仿佛這些人物不是在電影里,而是真實地生活在那個時代。
他們之間的對手戲,更是火花四濺,讓人看得直呼過癮。
正是他們的精彩表演,才讓《戲臺》這部電影有了靈魂,吸引了無數觀眾走進電影院。
第三個就是,深刻的主題,引發共鳴
《戲臺》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喜劇電影,它還有著深刻的內涵和主題。
電影通過戲班在亂世中的遭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種種問題。
如權力對藝術的踐踏、小人物在亂世中的無奈與掙扎、傳統藝術在時代變遷中的堅守與傳承等等。
在電影中,洪大帥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強行改戲,完全不顧戲曲的傳統和藝術價值,這無疑是對藝術的一種褻瀆。
而戲班眾人在面對這種強權壓迫時,雖然內心充滿了無奈和憤怒,但為了保住性命和戲班,又不得不做出妥協。
這種在權力面前的無力感,讓很多觀眾都感同身受,聯想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無奈和挫折。
同時,電影中對傳統戲曲的展現和傳承,也讓觀眾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喚起了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保護意識。
觀眾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不僅能被精彩的劇情和幽默的對白逗得哈哈大笑。
還能在笑過之后,對電影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和人性弱點進行反思。
這就是《戲臺》的魅力所在。
它讓觀眾在享受娛樂的同時,也能得到一些啟發和思考,這是很多電影都難以做到的。
結語
《戲臺》的成功,是陳佩斯的勝利,更是所有堅持藝術初心者的勝利。
沒有流量明星,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只要有好的劇本、用心的制作和真誠的表達。
71歲的陳佩斯,本可以選擇安享晚年。
可他卻依然懷揣著對電影的熱愛,對藝術的執著,在電影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前行。
我想,這這種真誠和執著,值得許多人學習。
大家都去看《戲臺》了嘛?看完有什么感想,都可以在評論區聊一聊。
信息來源
豆瓣電影《戲臺》
[免責聲明]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僅個人觀點,請理性看待。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