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帶來不一樣的參與體驗,感謝您的支持!
對于近期歐盟在與中國談判時的態(tài)度,該如何看待呢?
明明是前來求助的,卻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還揚言要用自己的破碗砸向中國的腦袋。
面對如此不明事理的歐盟,中國又能怎樣應對呢?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它去吧。
反正總會有人讓他們明白事理的,
對吧?
懂王。
一,迷惑行為
當2024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塵埃落定后,相較于準備看熱鬧的中國網(wǎng)友,歐洲各國卻早已坐立不安。
因為相較于中國,其實特朗普更討厭歐洲,或者說更熱衷于對歐洲進行利益收割。
畢竟,相比于中國這塊難啃的硬骨頭,歐洲這一盤散沙般的存在,顯然更容易成為獵物。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4月2日的關稅對抗之前,特朗普早已對歐洲采取了強硬措施。
隨后,特朗普更是對歐洲展開了全方位施壓,
在關稅方面自不必多說,從3月開始,特朗普就沒停止過動作。
而在今年7月初爆發(fā)的新一輪關稅沖突中,歐盟再次成為特朗普的重點打擊對象。
7月14日,特朗普宣布將從8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加征30%的進口關稅。據(jù)估算,這一政策將影響約3700億歐元的歐盟對美出口。
你以為這就結(jié)束了嗎?
曾經(jīng)最嚴厲批評拜登的特朗普,如今也變成了拜登。
因為特朗普終于意識到,援助烏克蘭可以帶來多么可觀的利益。
在今年6月底,特朗普以援助烏克蘭為由,迫使多個歐洲國家承諾將軍費提升至GDP的5%。
而2024年,歐洲對美國武器的依賴度高達64%。
換句話說,這些新增軍費中,有很大一部分最終都會流入美國軍火商的口袋。
但特朗普覺得還不夠。
7月14日,在一份關于俄羅斯的重要聲明中,特朗普又迫使多個歐洲國家承諾購買美國武器,用于支持烏克蘭。
好家伙,特朗普這是真把歐洲當成了軟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按理來說,被欺負到這種程度,難道歐洲就沒有想過反擊美國嗎?
要知道,由于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的種種做法,美國已經(jīng)引發(fā)了廣泛不滿,只要歐洲愿意,是能夠爭取到不少盟友的,比如中國。
甚至在今年6月底,中國王毅外長還專門就中歐經(jīng)濟合作開啟了訪歐行程。
可惜的是,歐盟的種種行為實在令人失望。
原本中國已經(jīng)表達得很清楚了,此次訪歐重點在于經(jīng)貿(mào)合作,至于中東問題、俄烏沖突等敏感議題,可以暫時擱置。
奈何歐盟就是不領情!
明眼人都能看出,現(xiàn)在歐盟更需要與中國聯(lián)手,以應對美國的經(jīng)濟霸權(quán),
但在談判過程中,以馮德萊恩為首的歐盟代表團卻提出了諸多不合理要求:
要求切斷與俄羅斯的貿(mào)易往來,要求取消對歐洲的稀土出口限制,要求解決所謂的產(chǎn)能過剩問題,重新調(diào)整中歐經(jīng)濟關系,
不僅如此,歐盟還頻頻做出小動作,
例如,在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的同時,卻反過來限制中國企業(yè)進入歐洲市場,
例如提高中國企業(yè)進入歐洲醫(yī)療行業(yè)的門檻。
此外,在7月18日的第18輪對俄制裁中,歐盟還將十幾家中國企業(yè)列入了制裁名單。
最離譜的是,明明是他們有求于中國,歐盟卻宣布取消中歐峰會。
對此,就連見多識廣的王毅外長都不禁感到疑惑:這些人的腦袋是進水了嗎?還是說他們真的認為中國好欺負?
二,不速之客
按理說,以王毅外長訪歐的結(jié)果來看,短期內(nèi)中歐之間已經(jīng)沒有繼續(xù)談判的必要了。
然而事情卻出現(xiàn)了意外。
7月21日,一貫對華強硬的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突然表示希望在7月24日如期舉行中歐峰會。
怎么說呢?
面對變臉速度堪比特朗普的歐盟,中國還是給予了基本的尊重。
當然,可能也是考慮到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不想把關系搞得過于緊張。
于是,7月24日,馮德萊恩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率領的歐盟代表團,正式開始了訪華行程。
唉,雖然知道他們來意不善,很可能談不出什么實質(zhì)性成果,但馮德萊恩提出的條件還是讓人哭笑不得。
在正式訪華前,馮德萊恩再次提出三項要求,依舊是那老三樣:
切斷與俄羅斯的貿(mào)易往來、解決所謂“產(chǎn)能過剩”問題、取消稀土出口管制。
不是,距離王毅外長訪問結(jié)束才不到一個月吧?歐盟怎么還沒清醒過來?
馮德萊恩的這些舉動,也讓人們清楚地意識到,這次又是一個不速之客。
中國自然不會慣著他們,商務部隨即公開表態(tài):
少一些無端指責,多一些務實溝通;少玩貿(mào)易保護主義,多開放市場大門;少對中國發(fā)展感到焦慮,多提升自身競爭力;“少貼標簽,多協(xié)商”。
不過,中國的這些警告,似乎并沒有被歐盟真正聽進去。
因為在接下來的會談中,除了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全球性議題上交換了意見,并簽署了一份聯(lián)合聲明之外,幾乎一無所獲。
原因還是那些,
歐洲既沒有認清自己的角色,不僅試圖干預中俄關系,還妄圖對中國稀土政策指手畫腳,也沒有表現(xiàn)出誠意,一味要求中國給予歐洲商品更多優(yōu)惠,卻打著反傾銷和產(chǎn)能過剩的旗號,對中國新能源產(chǎn)品施加限制,
在這種情況下,能談出成果才怪。
因此,馮德萊恩此次訪華可謂毫無收獲。
甚至這位不速之客,還收到了中國的正式警告:
中方希望歐盟以平等互利為前提推進合作,避免采取單邊制裁措施。
就這樣,馮德萊恩空手而歸,轉(zhuǎn)而再次尋求與特朗普的接觸。
令人唏噓的是,相比對中國的強硬態(tài)度,馮德萊恩在美國面前卻顯得格外恭順。
7月25日,馮德萊恩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就歐美貿(mào)易關系進行了通話,據(jù)說雙方交談甚歡。
當天,馮德萊恩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在與美國總統(tǒng)進行了一次愉快的通話后,我們已商定于27日在蘇格蘭會面,討論跨大西洋貿(mào)易關系,以及如何維持其穩(wěn)定。”
對此,不少人猜測,歐盟是不是又要對美國低頭了?
三,再次低頭?
為什么說歐盟又要向美國低頭呢?
因為在今年6月,此前聲稱要與美國抗爭到底的歐盟,最終決定接受10%的關稅增幅。
歐盟的想法是投降輸一半,但在奉行極限施壓策略的特朗普看來,只要對手在壓力下退讓,
他就會進一步加碼,要求更多。
因此,在4月2日還威脅要對歐盟加征20%關稅的特朗普,到了7月已將稅率提高至30%。
補充一點,這還是在歐盟同意增加軍費,并為特朗普的烏克蘭武裝計劃提供資金支持的前提下。
不得不說,歐盟對美國確實表現(xiàn)得極為順從,哪怕被壓迫到這種程度,仍然愿意扮演“孝子賢孫”的角色。
看到這里,或許有人會問:人家只是說要見個面,怎么就斷定他們要投降了呢?
因為和特朗普見面的是馮德萊恩啊!
馮德萊恩的身份是歐盟委員會主席,屬于歐盟最高官員之一,
可你是否知道,馮德萊恩全家都持有美國綠卡?
你能指望一個全家都拿美國綠卡的人,真正為歐盟利益與美國對抗嗎?
像馮德萊恩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沒辦法,歐盟被美國滲透得太深了,你根本無法判斷,還有多少真正為歐洲利益著想的人。
再者,哪怕歐盟中有人真心想與美國對抗,恐怕也難以實現(xiàn)。
一方面,歐盟內(nèi)部各懷鬼胎,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難以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
另一方面,從二戰(zhàn)至今,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實在太大。
經(jīng)濟政治暫且不談,僅從軍事角度來說,
英國的核武器完全依賴美國,歐洲主要國家中,除了法國,幾乎都有美國駐軍,
你總不能指望一個總統(tǒng)府都在美國軍力威懾下的國家,真的能和美國對著干吧?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此次馮德萊恩與特朗普的會面,估計還是要低頭,區(qū)別只在于低頭的程度罷了。
結(jié)語:
為何歐洲注定走向衰落?
被美國滲透得千瘡百孔,內(nèi)部又各自為政,這種松散的結(jié)構(gòu),拿什么與美國抗衡?又怎么可能擺脫被當作韭菜的命運?
文章信息來源:
鳳凰網(wǎng):現(xiàn)場畫面|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抵京展開訪華行程
搜狐網(wǎng):“空手”離開中國三天后,馮德萊恩要見特朗普,歐盟要舉白旗了?
觀察者網(wǎng):最后一搏?馮德萊恩將與特朗普會面談判關稅
央視網(wǎng):馮德萊恩將與特朗普會面討論歐美貿(mào)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