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省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疫情形勢嚴峻。隨著暑期旅游高峰到來,人員流動頻繁,我市輸入性風險持續升高。
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都是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二者初期癥狀相似,包括突發高熱、頭痛、肌肉痛和皮疹等,但基孔肯雅熱引發的關節疼痛更劇烈且持續時間更長,部分患者關節痛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
為保護您和家人的健康,臺州市疾控中心(市衛生監督所)特別發布旅行健康指南,請近期有出行計劃的市民朋友務必做好以下防護措施↓↓
一、旅行前:充分準備,了解風險
1、查詢目的地疫情:出行前通過海關總署、疾控中心官網等渠道了解目的地基孔肯雅熱、登革熱疫情狀況,盡量避免前往疫情高發地區。
2、備齊防蚊裝備:
? 有效的驅蚊劑:選擇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驅蚊酯(IR3535)成分的驅蚊液;
? 淺色長袖衣褲和帽子;
? 便攜蚊帳(尤其前往衛生條件有限的地區);
? 電蚊拍和環保型滅蚊噴霧(按需準備)。
各種驅蚊成分的維持濃度和使用效果可參考下表:
3、做好家庭防蚊準備:出發前檢查家中環境,清除各類積水容器(花盆托盤、水桶、廢舊輪胎等),水養植物洗瓶換水,防止旅行期間蚊蟲在家中繁殖。
二、旅途中:嚴防叮咬,及時應對
1、穿著防護:在戶外活動時,特別是日出、日落前后2小時的伊蚊活躍時段,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
2、正確使用驅蚊劑:將驅蚊劑噴涂在暴露皮膚及衣物上,定時補涂一次(請按產品說明使用)。在草叢、樹林、水池邊等蚊蟲密集區域要特別注意。
3、住宿選擇與防護:
? 選擇有紗門紗窗的住宿場所;
? 睡覺時使用蚊帳;
? 必要時使用電蚊拍或環保型滅蚊噴霧清除室內蚊蟲。
4、健康監測與就醫:
? 若出現突發高熱(≥38.5℃)、關節痛(尤其手腕、手指、腳踝等小關節)、皮疹等癥狀,立即就醫。
? 主動告知醫生旅行史和蚊蟲叮咬史,要求檢測登革熱或基孔肯雅熱。
?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退熱,以防增加出血風險(對乙酰氨基酚相對安全)。
三、返程后:持續觀察,守護家人
1、自我健康監測:特別關注返程后14天內的健康狀況,每天測量體溫,觀察是否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痛、皮疹等癥狀。
2、及時就醫報備:一旦出現可疑癥狀,立即就醫并主動告知近期旅行史和蚊蟲叮咬史。
3、居家環境清理:立即檢查并清除家中積水,對陽臺、院落、天臺等區域進行清理,防止蚊蟲滋生。
認識癥狀差異,把握就醫時機
雖然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癥狀相似,但有幾個關鍵區別:
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區別對比
若離開風險地區后14天內出現“突發高熱+小關節劇痛+皮疹”三聯征,尤其有疫區旅居史,應盡早就醫。
清除一處積水,就消滅上百只蚊蟲;做好一次防護,就避免一次風險。預防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關鍵在于全民參與,市民朋友更要從自身做起,主動清除蚊蟲孳生地。
旅行可以放松身心,但健康防護不可松懈。讓我們共同行動,做好防蚊措施,享受安全、健康的美好旅程。
編輯:陳佳
一審:張婷
二審:柳祥寶
三審:黃元杰
來源:臺州疾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