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零頭雖小,卻關乎公平的尺度。
2.1公斤快遞按3公斤計價、停車不滿1小時按1小時收費……近日,快遞、共享充電寶、停車等領域“向上取整”的收費方式引發公眾關注。
“向上取整”涉及多個行業
快遞2.1公斤按3公斤收費
近日,有記者測評發現,八家快遞企業中,超半數在快遞續重收費中存在“向上取整”行為。
有快遞員稱,即使“2.1公斤也算3公斤的(收費)”。有快遞行業內人士稱,“向上取整”是行業慣例。申通、極兔、中通和圓通客服均表示,平臺確實存在“向上取整”規則,其中,申通客服稱,若行業整改,申通也會改善。
停車30分7秒按45分鐘收費
北京白領劉女士向記者吐槽,最近停車時遇上的“向上取整”收費問題。她十分不解:明明只超了幾秒鐘,為何要按1個計時單位計費?聯系停車場物業后,得到的回復更讓她無奈:“別說超7秒,超1秒也這么收,系統就是這么設置的。”
圖為某大廈停車場停車費支付訂單截圖。(受訪者供圖)
租借充電寶5分鐘被按30分鐘收費
與劉女士不同,李先生成功追回了多收的費用。他租借充電寶時僅用了5分鐘,卻被按30分鐘標準收費。該充電寶的計費規則為:2.5元/30分鐘,前2分鐘內歸還免費。李先生覺得不合理:“只比免費時長多3分鐘,遠沒到30分鐘,憑啥按30分鐘算?”他隨即以“費用異議”申請退款,平臺秒退錢款。
圖為某共享充電寶申請退款頁面截圖。(受訪者供圖)
國家郵政局回應
近日,媒體反映部分快遞企業向消費者提供服務時,存在攬收快件收費計重“向上取整”的情況。國家郵政局高度重視,迅速組織開展核查工作,指導相關寄遞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參照《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優化完善服務收費計重規則,并通過官方、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對外公示(公布),切實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目前,相關寄遞企業普遍參照《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優化了計重收費規則,即計費重量以千克(kg)為單位,保留小數點后至少1位。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持續督導各企業按照已公示(公布)的收費規則開展經營活動,履行服務承諾。
專家:“向上取整”涉嫌違法
“‘向上取整’的定價規則明顯不公平不合理,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向上取整”收費方式涉嫌違反價格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公平合理定價”的規定。“即使企業標注了收費規則,但若規則本身顯失公平,仍涉嫌違法。”
當被問及為何堅持“向上取整”,“行業慣例”似乎成為統一回復。陳音江并不認同這種說法:“企業以‘行業慣例’推卸責任同樣站不住腳。行業慣例不是擋箭牌,不能違反法律法規,不能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單個消費者維權金額雖小,但企業通過成千上萬的交易量就會實現大量獲利。”陳音江說。
首先要明確,“向上取整”讓消費者支付了超出實際消費的費用,這不僅違背公平交易原則,更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即便商家提前標注,若規則顯失公平,仍涉嫌違法。
從合理性來看,“向上取整”同樣站不住腳。在科技飛速迭代的當下,精準計費并非難事。“行業慣例”絕不能凌駕于法律法規之上,更不能成為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借口,長此以往只會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環境,阻礙行業健康發展。目前,快遞計重等多個領域都存在類似的計量問題。
“在老百姓收費上馬虎不得”
對此,評論區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曾遭遇“向上取整”。
也有網友呼吁,“實事求是,是多少就是多少,在老百姓收費上面馬虎不得”!
收費零頭雖小,卻關乎公平的尺度。治理這一問題需要多方合力:監管部門應明確規則、制定行業標準,加強抽檢與處罰力度,以“零容忍”態度杜絕“破窗效應”;企業要扛起誠信經營的責任,主動優化技術與計費系統;消費者若遇到未提前告知的“向上取整”,應保留證據并主動維權。
唯有各方協同發力,才能讓精準與公平成為交易常態,筑牢市場公平的根基。
原標題:《停車30分7秒按45分鐘收費!“向上取整”咋就成了“行業慣例”?》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央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